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民法学者宪法观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9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 选题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文献评述第12-15页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15-19页
        一 研究问题第15页
        二 研究思路第15-16页
        三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 本文创新点第17-19页
第一章 民法学者对于民宪地位的研究第19-30页
    第一节 民法优位论第19-21页
        一 私法优位论第19-20页
        二 私法主法论第20-21页
    第二节 民法宪法同位论第21-25页
        一 民法宪法同位论第21-23页
        二 民法宪法新同位论第23-25页
    第三节 民法学者关于民宪地位研究的分析第25-30页
        一 历史成因分析第25-26页
        二 实质内容分析第26-30页
第二章 民法学者对于宪法依据的研究第30-47页
    第一节 民法非依据宪法论第30-36页
        一 宪法依据陷阱论第30-32页
        二 立法权非源自宪法论第32-34页
        三 宪法非母法论第34-36页
    第二节 民法依据宪法论第36-41页
        一 宪法授权民法权利论第36-37页
        二 效力层级论第37-39页
        三 立法权依据论第39-40页
        四 价值依据论第40-41页
    第三节 民法学者对于宪法依据研究的分析第41-47页
        一 历史成因分析第41-42页
        二 实质内容分析第42-47页
第三章 民法学者关于具体宪法问题的研究第47-61页
    第一节 人格权宪法权利保护理论第47-49页
    第二节 民法实证主义和宪法司法化第49-52页
    第三节 平等保护原则的合宪解释第52-55页
    第四节 民法学者关于具体宪法问题研究的分析第55-61页
        一 历史成因分析第55-57页
        二 实质内容分析第57-61页
第四章 民事宪法学与民法政治学的设立(代结论)第61-69页
    第一节 民事宪法学的理论基础第61-63页
        一 部门宪法学的理论基础第61-62页
        二 中国语境下的部门宪法学第62-63页
    第二节 民事宪法学的方法与意义第63-64页
        一 民事宪法学的任务与方法第63页
        二 民事宪法学所承载的意义第63-64页
    第三节 民法政治学的理论基础第64-67页
        一 民法本身作为法律的政治属性第64-65页
        二 民法存在权力结构的政治属性第65-67页
    第四节 民法政治学的方法与意义第67-69页
        一 民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任务第67-68页
        二 民法政治学所承载的特殊意义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货币管理制度研究
下一篇:代位执行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