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 遗产债权人的范围及保护遗产债权人利益的理论依据 | 第11-14页 |
(一) 遗产债权人范围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1.平等原则 | 第12-13页 |
2.公平原则 | 第13页 |
3.诚实信用原则 | 第13-14页 |
二、 侵害遗产债权人利益的常见表现形式及我国立法的不足 | 第14-20页 |
(一) 侵害遗产债权人利益的常见表现形式 | 第14-16页 |
1.被继承人生前实施的侵权行为 | 第14-15页 |
2.继承人及第三人的侵权行为 | 第15-16页 |
(二) 我国继承法的立法现状 | 第16-17页 |
1.采用直接继承与无条件的限定继承原则 | 第16页 |
2.债权优先于遗赠受偿原则 | 第16页 |
3.对特定继承人保留必留份原则 | 第16页 |
4.有序清偿原则 | 第16页 |
5.继承人享有选择接受或者放弃继承的权利 | 第16-17页 |
6.其他规定 | 第17页 |
(三) 我国继承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不足 | 第17-20页 |
1.无条件的限定继承原则造成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权益保护失衡 | 第17-18页 |
2.对遗产范围的界定不全面 | 第18页 |
3.继承人选择接受或者放弃继承的期限不明确 | 第18-19页 |
4.遗产分离制度的缺失 | 第19页 |
5.债权人救济手段的缺失 | 第19-20页 |
三、 完善保护我国遗产债权人利益的建议 | 第20-27页 |
(一) 改无条件的限定继承原则为有条件的限定继承原则 | 第21-25页 |
1.明确继承人接受和放弃继承的期限 | 第22-23页 |
2.准确界定遗产的范围 | 第23-24页 |
3.确立遗产清册和遗产管理制度 | 第24-25页 |
(二) 赋予债权人相应的救济权利,保障债权的实现 | 第25-27页 |
1.遗产债权人享有代位权与撤销权 | 第25-26页 |
2.赋予遗产债权人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