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流失文物返还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文物及相关概念 | 第11页 |
第二节 文物流失的途径和返还现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文化国家主义和文化国际主义 | 第12-13页 |
一、概述 | 第12页 |
二、文化国家主义 | 第12-13页 |
三、文化国际主义 | 第13页 |
第四节 流失文物的善意取得问题 | 第13-15页 |
一、概述 | 第13页 |
二、民法法系的善意取得制度 | 第13-14页 |
三、普通法系的善意取得制度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律依据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国际习惯法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多边国际条约 | 第16-26页 |
一、概述 | 第16-17页 |
二、《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及议定书 | 第17-18页 |
三、《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 第18-20页 |
四、《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 第20-23页 |
五、适用国际多边条约存在的障碍 | 第23-25页 |
六、双边条约的解决办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跨国民事诉讼途径 | 第26-33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提起跨国民事诉讼的主体问题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国内法院的管辖权问题 | 第29-30页 |
第四节 跨国民事诉讼的法律选择问题 | 第30-33页 |
一、概述 | 第30页 |
二、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 第30-31页 |
三、最密切联系原则 | 第31-33页 |
四、来源国法的适用 | 第33页 |
第四章 国际仲裁途径 | 第33-40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引入国际仲裁途径的可行性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文化财产国际仲裁的具体建议 | 第36-40页 |
一、建立文化财产国际仲裁机构 | 第36-37页 |
二、文化财产国际仲裁机构的管辖权 | 第37页 |
三、文化财产国际仲裁的程序设计 | 第37-40页 |
第五章 中国流失文物返还问题 | 第40-46页 |
第一节 中国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特殊性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中国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合理性 | 第41-42页 |
第三节 中国追回流失文物的相应对策 | 第42-46页 |
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公约 | 第42页 |
二、加强国内文物问题立法 | 第42-43页 |
三、完善国家为主体的文物追回机制 | 第43-44页 |
四、加强国际层面上的协助合作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