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污泥蛋白质提取方法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9页 |
1.2.1 碱热法 | 第14-17页 |
1.2.2 酸热法 | 第17-18页 |
1.2.3 酶法 | 第18-19页 |
1.3 酶催化污泥水解提取蛋白的辅助技术及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1.3.1 超声波法 | 第19-20页 |
1.3.2 微波法 | 第20-21页 |
1.3.3 热处理法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24-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4-27页 |
2.1.1 试验污泥 | 第24页 |
2.1.2 试验装置及仪器 | 第24-26页 |
2.1.3 试验试剂 | 第26-2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1 污泥热预处理试验 | 第27页 |
2.2.2 碱性蛋白酶水解污泥试验 | 第27页 |
2.2.3 污泥水解动力学参数试验 | 第27-28页 |
2.3 指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第28-35页 |
2.3.1 各类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8-33页 |
2.3.2 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3 热预处理辅助酶催化水解提取污泥蛋白质条件的确定 | 第35-60页 |
3.1 热预处理辅助酶催化污泥水解的单因素试验 | 第35-48页 |
3.1.1 热预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2 热预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37-39页 |
3.1.3 酶解污泥初始pH的影响 | 第39-41页 |
3.1.4 酶解温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3.1.5 酶解时间的影响 | 第43-44页 |
3.1.6 酶加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3.1.7 污泥含水率的影响 | 第46-48页 |
3.2 热预处理辅助酶催化水解提取污泥蛋白质的条件优化 | 第48-57页 |
3.2.1 影响因素筛选试验---PB试验 | 第48-51页 |
3.2.2 响应面曲线优化试验 | 第51-57页 |
3.3 热预处理辅助酶催化污泥水解后成分变化分析 | 第57-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4 热预处理辅助酶催化污泥水解的动力学研究 | 第60-64页 |
4.1 热预处理辅助酶催化污泥水解动力学试验分析 | 第60-61页 |
4.2 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 | 第61-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热预处理辅助酶法与其它污泥水解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64-72页 |
5.1 水解效果的对比分析 | 第64-65页 |
5.2 水解过程中药剂及能量消耗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5.2.1 各方法水解优化条件 | 第65-67页 |
5.2.2 药耗及能耗分析 | 第67页 |
5.3 水解后污泥成分变化对比分析 | 第67-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