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海峡两岸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环境构成及规划设计对比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3页
    1.4 相关概念定义第13-14页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4-16页
        1.5.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6 研究方法第16-19页
        1.6.1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6页
        1.6.2 调研工作简介第16-19页
    1.7 本章小结第19-20页
2 台湾近现代中小学教育理念及相应教育建筑发展第20-36页
    2.1 传统教育阶段第20-31页
        2.1.1 日治时期(1895—1945)第20-25页
        2.1.2 台湾光复后至 70 年代(1946—1979)第25-29页
        2.1.3 80 年代至 90 年代(1980——1990)第29-31页
    2.2 开放式教育阶段第31-34页
        2.2.1 教育改革及新校园运动时期(1990—)第31-33页
        2.2.2 台湾的新校园运动第33-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台湾地区中小学校整体布局与建筑空间环境第36-88页
    3.1 校园整体规划布局第36-51页
        3.1.1 新校园规划的基本构思第36-37页
        3.1.2 规划理念第37-41页
        3.1.3 校园整体规划布局第41-48页
        3.1.4 新校园整体布局的转变第48-51页
    3.2 校园空间的构成内容与组织形式第51-57页
        3.2.1 空间构成内容第51-53页
        3.2.2 空间组织形式第53-57页
    3.3 教学空间第57-82页
        3.3.1 教学空间调查研究第58-79页
        3.3.2 教学空间发展研究第79-81页
        3.3.3 小结第81-82页
    3.4 台湾地区新学校的设计特色第82-85页
        3.4.1 校园空间第82-83页
        3.4.2 教室空间第83-85页
    3.5 台湾地区中小学校建筑转型的主要因素第85-86页
    3.6 本章小结第86-88页
4 大陆近现代中小学教育理念及相应教育建筑发展第88-100页
    4.1 应试教育主导阶段第88-94页
        4.1.1 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第88-90页
        4.1.2 20 世纪 50—70 年代(1950—1975)第90-91页
        4.1.3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20 世纪 90 年代(1976—1998)第91-94页
    4.2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阶段(1999—)第94-98页
        4.2.1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第94-95页
        4.2.2 教学模式的变化第95-97页
        4.2.3 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对建筑空间的要求第97-98页
    4.3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5 大陆地区中小学校整体布局与建筑空间环境构成第100-118页
    5.1 校园整体规划布局第100-104页
        5.1.1 校园整体规划布局第100-104页
        5.1.2 大陆地区新校园整体规划布局的转变第104页
    5.2 校园空间的构成内容与组织形式第104-107页
        5.2.1 空间构成内容第104页
        5.2.2 空间组织形式第104-107页
    5.3 教学空间第107-112页
        5.3.1 教室单元组合方式第107-109页
        5.3.2 普通教室第109-112页
    5.4 大陆地区适应适应素质教育学校的设计趋势第112-116页
        5.4.1 规划理念第112-115页
        5.4.2 总体规划布局第115页
        5.4.3 建筑空间环境构成第115-116页
    5.5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6 大陆地区中小学建筑空间优化设计第118-130页
    6.1 对大陆地区中小学校现状的思考第118-120页
        6.1.1 班级规模与学校设计规范的限制第118-119页
        6.1.2 单一的教室空间第119页
        6.1.3 交往空间与社交能力培养的缺失第119-120页
    6.2 素质教育主导下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的发展趋势第120-121页
        6.2.1 生活化第120页
        6.2.2 人性化第120-121页
        6.2.3 开放化第121页
        6.2.4 弹性化第121页
    6.3 借鉴台湾地区可采取的优化措施第121-130页
        6.3.1 规划布局第122-123页
        6.3.2 教学空间第123-130页
7 结论第130-134页
    7.1 台湾与大陆地区中小学校教育理念及教育建筑发展的研究第130页
        7.1.1 台湾与大陆教育理念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第130页
        7.1.2 教育建筑的发展历程具有相似性第130页
    7.2 台湾与大陆地区新一代中小学校建筑空间构成的研究第130-132页
        7.2.1 总体布局及功能组织第130-131页
        7.2.2 建筑空间环境构成第131-132页
    7.3 台湾对大陆地区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启示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38页
图录第138-142页
表录第142-144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扩散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元中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