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绩效考核相关内涵的界定和理论探讨 | 第11-13页 |
三、 国内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述评 | 第13-17页 |
(一) 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二) 公务员绩效考核问题分析 | 第14-15页 |
(三) 公务员考核对策研究 | 第15-17页 |
四、 国外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五、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特征分析 | 第20-28页 |
一、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特点 | 第20-21页 |
(一) 基层公务员工作的不确定性 | 第20页 |
(二) 基层公务员工作的复杂性 | 第20-21页 |
(三) 基层公务员工作的强度高、难度大 | 第21页 |
(四) 基层公务员工作面临的矛盾多、出成绩难 | 第21页 |
二、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与一般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比较 | 第21-22页 |
(一) 基层公务员与一般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相同点 | 第22页 |
(二) 基层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绩效考核的不同点 | 第22页 |
三、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基本特征 | 第22-28页 |
(一)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目标的合法性 | 第22-23页 |
(二) 基层公务员考核指标的概括性 | 第23-25页 |
(三)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方法的多样性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河南省 X 市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 第28-40页 |
一、 X 市基层公务员的概况 | 第28-29页 |
二、 X 市实施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一) 绩效考核的流程 | 第29-30页 |
(二) 确定审核的标准 | 第30-31页 |
(三) 2009 年—2011 年的考核情况 | 第31页 |
三、 X 市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一) 考核原则模糊 | 第32页 |
(二) 考核标准欠缺 | 第32-33页 |
(三) 考核机制不规范 | 第33-34页 |
(四) 考核结果弱化 | 第34-36页 |
四、 X 市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影响因素 | 第36-40页 |
(一) 外部因素 | 第36-37页 |
(二) 内部因素 | 第37-38页 |
(三) 其他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路径——X 市的探索 | 第40-56页 |
一、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0-42页 |
(一) 体现科学性 | 第40页 |
(二) 体现通用可比性 | 第40-41页 |
(三) 体现实用性 | 第41页 |
(四) 体现系统性 | 第41页 |
(五) 体现导向性 | 第41-42页 |
(六) 体现人格化 | 第42页 |
二、 设计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主要程序 | 第42-44页 |
(一) 明确考核客体 | 第42页 |
(二) 描述考核岗位 | 第42页 |
(三) 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框架 | 第42-43页 |
(四) 高度概括指标 | 第43页 |
(五) 筛选确定指标 | 第43页 |
(六) 设立考核标准体系 | 第43-44页 |
(七) 设置等级分值 | 第44页 |
(八) 调整修改指标 | 第44页 |
三、 设计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指标要素 | 第44-50页 |
(一) 基层公务员领导职位的考核指标体系 | 第47-48页 |
(二) 基层公务员中层管理职位考核指标体系 | 第48-49页 |
(三) 基层公务员一般管理职位的考核指标体系 | 第49-50页 |
四、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分值评判标准 | 第50-53页 |
(一)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评分标准等级的划分 | 第50-51页 |
(二)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评分标准 | 第51-53页 |
五、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考核方法 | 第53-56页 |
(一) 个人判断考核法 | 第53页 |
(二) 民意测验法 | 第53-54页 |
(三) 序列法 | 第54页 |
(四) 相对比较法 | 第54页 |
(五) 要素评定法 | 第54-55页 |
(六) 关键事件法 | 第55页 |
(七) 360 度考核法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