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国内外砂带磨抛技术 | 第11-13页 |
1.3.2 国内外五轴加工刀位轨迹生成技术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后置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1.3.4 国内外加工仿真技术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整体叶盘数控加工刀位轨迹生成 | 第19-29页 |
2.1 七轴五联动整体叶盘砂带磨抛机床 | 第19-20页 |
2.2 整体叶盘磨抛工艺参数确定 | 第20-22页 |
2.3 叶片曲面造型 | 第22页 |
2.4 磨抛刀触点生成 | 第22-26页 |
2.4.1 加工步长确定 | 第23-24页 |
2.4.2 加工行距确定 | 第24-25页 |
2.4.3 加工刀触点坐标确定 | 第25-26页 |
2.5 磨抛刀位点生成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叶片磨抛刀轴矢量确定与干涉检查 | 第29-41页 |
3.1 磨抛加工刀轴矢量控制 | 第29-30页 |
3.2 虚拟刀轴的建立 | 第30-32页 |
3.2.1 磨抛工具系统简化 | 第30-32页 |
3.2.2 虚拟刀轴的建立 | 第32页 |
3.3 磨抛干涉检查的前处理 | 第32-36页 |
3.3.1 干涉情况的分类及解决方法 | 第32-34页 |
3.3.2 刀触点的数据处理 | 第34-36页 |
3.4 干涉的检查与修正 | 第36-39页 |
3.4.1 叶片凹面的磨抛干涉处理 | 第36-38页 |
3.4.2 叶片凸面的磨抛干涉处理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叶盘磨抛机床后置处理及数控编程系统开发 | 第41-55页 |
4.1 机床后处理中坐标变换原理及其算法 | 第41-42页 |
4.2 整体叶盘磨抛机床运动学方程建立 | 第42-49页 |
4.2.1 整体叶盘磨抛机床坐标系的建立 | 第42-44页 |
4.2.2 叶盘磨抛机床运动学方程求解 | 第44-46页 |
4.2.3 叶盘磨抛机床运动学仿真 | 第46-49页 |
4.3 整体叶盘磨抛机床数控编程系统开发 | 第49-54页 |
4.3.1 整体叶盘磨抛机床对编程系统的要求 | 第49-50页 |
4.3.2 整体叶盘磨抛数控编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50-52页 |
4.3.3 整体叶盘磨抛数控编程系统各功能的实现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整体叶盘五轴磨抛机床加工轨迹仿真及分析 | 第55-65页 |
5.1 基于 VERICUT 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仿真 | 第55页 |
5.2 整体叶盘砂带磨抛机床数控磨抛仿真 | 第55-60页 |
5.2.1 砂带磨抛机床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5.2.2 数控系统的选择 | 第58-59页 |
5.2.3 添加机床磨抛刀具 | 第59页 |
5.2.4 添加机床运功 NC 代码程序 | 第59-60页 |
5.3 整体叶盘磨抛仿真分析 | 第60-64页 |
5.3.1 整体叶盘磨抛机床的仿真 | 第60页 |
5.3.2 仿真加工叶片的误差分析与优化 | 第60-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