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3-20页 |
2.1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第14页 |
2.2.1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2.2.2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2.3 文献检索 | 第14-16页 |
2.3.1 检索策略 | 第14-15页 |
2.3.2 检索词 | 第15页 |
2.3.3 检索资源 | 第15-16页 |
2.4 文献筛选 | 第16页 |
2.5 数据提取 | 第16页 |
2.6 质量评价 | 第16-17页 |
2.7 统计分析 | 第17-20页 |
2.7.1 异质性检验 | 第17页 |
2.7.2 数据合并 | 第17-18页 |
2.7.3 其他分析 | 第18-19页 |
2.7.4 发表偏倚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0-57页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第20-21页 |
3.2 纳入文献一般特征 | 第21页 |
3.2.1 CT对比术后病理 | 第21页 |
3.2.2 MRI对比术后病理 | 第21页 |
3.2.3 PET/CT对比术后病理 | 第21页 |
3.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第21-29页 |
3.3.1 文献变异的来源 | 第21-28页 |
3.3.2 文献偏倚的来源 | 第28页 |
3.3.3 报告质量 | 第28-29页 |
3.4 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Meta分析 | 第29-38页 |
3.4.1 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亚组分析 | 第29页 |
3.4.2 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 | 第29-38页 |
3.5 MRI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Meta分析 | 第38-48页 |
3.5.1 MRI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亚组分析 | 第38页 |
3.5.2 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 | 第38-48页 |
3.6 PET/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Meta分析 | 第48-56页 |
3.6.1 PET/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亚组分析 | 第48页 |
3.6.2 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 | 第48-56页 |
3.7 CT、MRI、PET/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准确性比较 | 第56-5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7-60页 |
4.1 Meta分析结果概要 | 第57-58页 |
4.1.1 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准确性Meta分析结果 | 第57页 |
4.1.2 MR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准确性Meta分析结果 | 第57页 |
4.1.3 PET/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准确性Meta分析结果 | 第57-58页 |
4.2 纳入诊断试验的质量分析 | 第58-59页 |
4.2.1 进一步减小疾病谱偏倚,明晰结果的临床普适性 | 第58页 |
4.2.2 明确研究人群的纳入排除标准 | 第58页 |
4.2.3 加强预防疾病进展偏倚 | 第58页 |
4.2.4 充分报告金标准实施过程,增强可重复性 | 第58-59页 |
4.2.5 盲法判读试验结果,避免评价偏倚 | 第59页 |
4.2.6 无法解释的试验结果的报告应当重点加强 | 第59页 |
4.2.7 报告退出研究病例,避免系统差异 | 第59页 |
4.3 本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提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