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

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

CONTENTS第5-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20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相关概念阐述第12-14页
        1.3.1 园林植物的概述第12-13页
        1.3.2 植物造景的概述第13页
        1.3.3 植物景观意境的概述第13-14页
    1.4 相关研究进展第14-18页
        1.4.1 中国植物造景发展简述第14-16页
        1.4.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3 研究方法第17页
        1.4.4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植物美学特征的基础研究第20-38页
    2.1 植物的文化第20-27页
        2.1.1 植物文化的体现第20-21页
        2.1.2 植物的性格第21-27页
    2.2 植物的色彩第27-34页
        2.2.1 植物色彩的主要体现第27-31页
        2.2.2 植物的色彩搭配第31-32页
        2.2.3 植物色彩的心理反应第32-34页
    2.3 植物的形态第34-36页
        2.3.1 植物形态的类型第34-35页
        2.3.2 植物形态的观赏效果第35-36页
    2.4 植物的味道和声音第36-38页
        2.4.1 植物的气味第36-37页
        2.4.2 植物的声响第37-38页
3 植物造“景”与造“境”第38-48页
    3.1 植物景观的意境第38-41页
        3.1.1 植物景观意境的感知第38-39页
        3.1.2 植物景观意境的表现形式第39-41页
    3.2 植物造景——景观“躯体”的营造第41-45页
        3.2.1 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第41-43页
        3.2.2 植物造景的构景原理第43-45页
    3.3 植物造境——景观“灵魂”的塑造第45-48页
        3.3.1 园林植物与意境第45-46页
        3.3.2 园林植物的合理选择第46-48页
4 实例例证:青岛世园会中华园冲沟的植物景观设计第48-63页
    4.1 相关项目概述第48-51页
        4.1.1 青岛地理、气候概况第48-49页
        4.1.2 青岛世园会及中华园简介第49-51页
    4.2 设计理念和要求第51页
        4.2.1 设计理念第51页
        4.2.2 设计要求第51页
    4.3 方案设计第51-58页
        4.3.1 春第52-53页
        4.3.2 夏第53-55页
        4.3.3 秋第55-56页
        4.3.4 冬第56-58页
    4.4 设计总结第58-63页
        4.4.1 园林植物的选择第58-59页
        4.4.2 植物空间的营造第59-60页
        4.4.3 植物配置的形式第60-62页
        4.4.4 意境中植物美学特征的体现第62-63页
5 结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干旱区沙生灌木群落叶面积指数季节变异性研究
下一篇:花生干旱胁迫响应转录因子基因DREB1和NAC4的等位变异分析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