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表面热功能结构及其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表面热功能结构的分类 | 第15-16页 |
1.3.2 表面热功能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仿生表面模型的建立 | 第20-26页 |
2.1 犬舌概述 | 第20页 |
2.1.1 犬舌的外形 | 第20页 |
2.1.2 犬舌的作用 | 第20页 |
2.2 犬舌表面观察 | 第20-24页 |
2.2.1 犬舌表面样品制备 | 第20-21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21-22页 |
2.2.3 犬舌表面特征 | 第22-24页 |
2.3 仿生表面物理模型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仿生表面液膜铺展的数值模拟 | 第26-40页 |
3.1 CFD 概述 | 第26-29页 |
3.2 CFD 前处理 | 第29-32页 |
3.2.1 物理模型 | 第29-30页 |
3.2.2 网格划分 | 第30页 |
3.2.3 数值模拟方法 | 第30-32页 |
3.2.4 边界条件 | 第32页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2-39页 |
3.3.1 液膜在不同表面的铺展过程分析 | 第32-34页 |
3.3.2 仿生表面微结构对液膜流动的影响 | 第34-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仿生表面液膜蒸发传热性能数值模拟 | 第40-56页 |
4.1 仿生表面衍生模型 | 第40-41页 |
4.2 CFD 前处理 | 第41-44页 |
4.2.1 物理模型 | 第41-42页 |
4.2.2 网格划分 | 第42页 |
4.2.3 数值模拟方法 | 第42-44页 |
4.2.4 边界条件 | 第44页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4-55页 |
4.3.1 仿生表面与光滑表面液膜蒸发过程对比 | 第44-49页 |
4.3.2 仿生单元体尖部对水蒸气蒸发量的影响分析 | 第49-52页 |
4.3.3 仿生单元体排布方式对水蒸气蒸发量的影响分析 | 第52-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仿生表面液膜蒸发传热试验 | 第56-70页 |
5.1 仿生表面试验样件的加工 | 第56-58页 |
5.1.1 试验样件材料的选取 | 第56页 |
5.1.2 加工方法及设备 | 第56-58页 |
5.1.3 试验样件加工成型 | 第58页 |
5.2 液膜蒸发传热试验 | 第58-63页 |
5.2.1 试验原理 | 第58-60页 |
5.2.2 试验工质参数 | 第60页 |
5.2.3 测量液膜侧蒸发传热系数试验台 | 第60-61页 |
5.2.4 试验设备 | 第61-62页 |
5.2.5 试验步骤 | 第62-63页 |
5.2.6 试验方案 | 第63页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5.3.1 表面结构和进液温度对液膜侧蒸发传热系数的影响 | 第63-66页 |
5.3.2 雷诺数 Re 对液膜侧蒸发传热系数的影响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0-72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