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从许霆案看网络公共领域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网络公共领域第9-14页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及其引入第9-10页
 第二节 网络公共领域及其特征第10-14页
  一 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界定第10-11页
  二 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第11-12页
  三 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发展状况第12-14页
第二章 网络公共领域对案件审理的影响第14-22页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对许霆案的参与第14-17页
  第一阶段:2007年11月7日——2008年1月8日(重审前)第14-15页
  第二阶段:2008年1月9日——2008年4月8日(重审中)第15-16页
  第三阶段:2008年4月9日至今(重审后)第16-17页
 第二节 网络公共领域对审判模式的影响第17-20页
  一 由许霆案引发的三个问题第17-18页
  二 网络公共领域影响下的案件审理模式第18-20页
 第三节 网络公共领域影响案件审理的实质第20-22页
第三章 网络公共领域对司法体制的影响第22-28页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作用于司法体制的方式第22-24页
  一 网络媒体第22-23页
  二 专家学者第23页
  三 网民第23-24页
 第二节 法院的回应第24-26页
  一 司法民主化进程第24-25页
  二 网络民意沟通机制第25-26页
 第三节 对网络公共领域影响司法体制的评价第26-28页
第四章 网络公共领域对传统的法律价值的影响第28-33页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与公平正义第28-30页
  一 传统法律价值中的公平正义第28-29页
  二 网络公共领域下的公平正义第29-30页
 第二节 网络公共领域下的自由与秩序第30-31页
 第三节 网络公共领域与司法独立第31-33页
第五章 网络公共领域下的司法困境与选择第33-40页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影响下司法审判的困境第33-36页
  一 司法机关有效回应的缺失第33-34页
  二 网络公共领域的非理性及其偏好第34-36页
 第二节 网络公共领域下司法审判的路径选择第36-40页
  一 建立有效地网络回应平台第36-37页
  二 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引导和规制第37-38页
  三 正视法律的在当代中国的价值问题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注释第41-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事缺席审判制度分析与完善
下一篇:论民事医疗损害责任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