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1页 |
1.1 非线性光学概念、发展及其应用 | 第10-14页 |
1.1.1 非线性光学概念 | 第10-11页 |
1.1.2 非线性光学发展 | 第11-12页 |
1.1.3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应用 | 第12-14页 |
1.2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介绍 | 第14-17页 |
1.2.1 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 第14-15页 |
1.2.2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 第15-16页 |
1.2.3 有机金属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 第16-17页 |
1.3. 测试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分子一阶超极化率测定 | 第18页 |
1.3.2 材料宏观二阶非线性极化率测定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设计策略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21-36页 |
2.1 分子轨道理论 | 第21-27页 |
2.1.1 闭壳层分子的 HFR 方程 | 第23-25页 |
2.1.2 电子相关理论方法 | 第25-27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 第27-29页 |
2.3 计算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方法 | 第29-36页 |
2.3.1 标准的含时微扰论方法(Sum-Over-States) | 第29-33页 |
2.3.2 耦合处理方法(Finite-Field 或 Coupled Perturbed Hartree-Fock)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构建(超)碱—硼杂富勒烯二元体系,M_3O-BC_(59)(M=Li, Na 和 K)与 K@n-BC_(59)(n=5 和 6):一个得以实现大超极化率与高稳定性的高效途径 | 第36-52页 |
3.1. 介绍 | 第36-38页 |
3.2. 计算过程 | 第38-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3.3.1 几何与电子学特性 | 第41-45页 |
3.3.2 静态的一阶超级化率(β_0) | 第45-50页 |
3.3.2.1 碱金属或超碱金属化合物 K@n-BC_(59)(n=5 和 6)和 Li_3O-BC_(59)的β_0值 | 第46-48页 |
3.3.2.2 碱金属原子序数依赖:M_3O-BC_(59)(M=Li, Na 和 K) | 第48-50页 |
3.3.3 红外光谱 | 第50-52页 |
3.4. 结论 | 第52页 |
附注:总一阶超极化率(β0)及其在偶极矩方向投影(βμ)两者间的一致性 | 第52-54页 |
附注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过和完成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