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4-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3页 |
| 第2章 综述 | 第13-21页 |
| 2.1 概述 | 第13页 |
| 2.2 影响 AML 预后的因素 | 第13-18页 |
| 2.2.1 细胞遗传学对 AML 预后的影响 | 第13-14页 |
| 2.2.2 分子遗传学对 AML 预后的影响 | 第14-17页 |
| 2.2.3 年龄对 AML 预后的影响 | 第17页 |
| 2.2.4 首疗程化疗后达 CR 对 AML 预后的影响 | 第17-18页 |
| 2.2.5 其他因素对 AML 预后的影响 | 第18页 |
| 2.3 预测 AML 初始治疗疗效的指标 | 第18-19页 |
| 2.3.1 MDR1 的检测 | 第18页 |
| 2.3.2 化疗间歇期骨髓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测 | 第18-19页 |
| 2.4 迅速清除白血病细胞的重要意义 | 第19页 |
| 2.5 选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残留的检测时间点 | 第19-20页 |
| 2.6 总结与展望 | 第20-21页 |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1-25页 |
| 3.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 3.2 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表型检测 | 第21-22页 |
| 3.2.1 细胞遗传学检测 | 第21页 |
| 3.2.2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21页 |
| 3.2.3 免疫表型检测 | 第21-22页 |
| 3.3 治疗方案 | 第22-23页 |
| 3.3.1 化疗方案 | 第22页 |
| 3.3.2 支持治疗 | 第22-23页 |
| 3.4 治疗早期残留白血病细胞监测 | 第23页 |
| 3.5 疗效评价 | 第23页 |
| 3.6 随访 | 第23页 |
| 3.7 统计学处理 | 第23-25页 |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25-33页 |
| 4.1 一般资料 | 第25-26页 |
| 4.2 诱导治疗疗效 | 第26页 |
| 4.3 D7PBBP 与初始治疗疗效的关系 | 第26-27页 |
| 4.3.1 D7PBBP 与首疗程 CR 的关系 | 第26-27页 |
| 4.3.2 D7PBBP 与首疗程后骨髓残留白血病细胞的相关性 | 第27页 |
| 4.4 D7PBBP 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 第27-28页 |
| 4.5 D7PBBP 与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 第28-32页 |
| 4.5.1 D7PBBP 与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 | 第28-29页 |
| 4.5.2 D7PBBP 与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相关性 | 第29-31页 |
| 4.5.3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D7PBBP 对 AML 患者的预后意义 | 第31-32页 |
| 4.6 基于 D7PBBP 初步预后分层模型体系 | 第32-33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33-3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4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