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危机中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一、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 理论工具 | 第15-16页 |
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二、 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 | 第17-22页 |
(一) 信息公开的制度保障 | 第17页 |
(二) 信息公开的时效性 | 第17-18页 |
(三) 信息公开的准确性 | 第18页 |
(四) 信息公开的广泛性 | 第18-19页 |
(五) 信息公开的网络性 | 第19-22页 |
1 新闻发布会 | 第19页 |
2 传统媒体 | 第19-20页 |
3 新媒体 | 第20-21页 |
4 宣传单及热线电话 | 第21-22页 |
三、 我国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现状 | 第22-29页 |
(一) 公共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成功之处 | 第22-24页 |
1 危机信息预警机制初步建立 | 第22页 |
2 信息公开问责制初步确立 | 第22-23页 |
3 法律法规框架基本形成 | 第23-24页 |
(二) 公共危机中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1 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 第24-25页 |
2 信息公开相对滞后 | 第25-26页 |
3 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准确 | 第26页 |
4 信息公开标准模糊 | 第26-27页 |
5 信息公开的渠道不畅通 | 第27-29页 |
(1)政府网站在公开信息方面不健全 | 第27页 |
(2)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完备 | 第27-28页 |
(3)媒体未被有效利用 | 第28-29页 |
四、 我国公共危机中信息公开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9-33页 |
(一) 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持 | 第29-30页 |
(二) 信息公开意识薄弱 | 第30页 |
(三) 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 | 第30-31页 |
(四) 信息公开的范围的立法标准不统一 | 第31-32页 |
(五) 媒体功能未充分发挥 | 第32-33页 |
五、 推动我国政府公共危机中信息公开的对策 | 第33-43页 |
(一) 健全信息公开的法制建设 | 第33-34页 |
1 制定权威的信息公开法 | 第33-34页 |
2 完善其他法律中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 | 第34页 |
(二) 增强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意识 | 第34-35页 |
(三) 建立专门的危机信息管理机构 | 第35-36页 |
(四) 规范信息公开范围的相关标准 | 第36-37页 |
(五) 拓展并畅通信息公开渠道 | 第37-43页 |
1 充分发挥政府官方网站的主导作用 | 第37-38页 |
2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 | 第38-40页 |
3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