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36页 |
1.1 研究背景和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1.1.1 国内外不干胶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1.2 不干胶废弃物处理利用现状 | 第18-20页 |
1.2 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1.3 共热解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1.4 热解油提质研究进展 | 第26-34页 |
1.4.1 热解油基础理化性质 | 第26-28页 |
1.4.2 热解油化学组成 | 第28页 |
1.4.3 热解油提质方法 | 第28-32页 |
1.4.4 热解油催化提质原理 | 第32-34页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34-35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3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二章 PSAS热解失重分析与挥发分产物分析 | 第36-52页 |
2.1 引言 | 第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6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2.3 PSAS物料基础性质分析 | 第38-40页 |
2.3.1 物料组成分析 | 第38-39页 |
2.3.2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39-40页 |
2.3.3 灰成分分析 | 第40页 |
2.4 PSAS热解失重过程分析 | 第40-42页 |
2.5 PSAS各组分的热解失重分析 | 第42-44页 |
2.6 PSAS及其各组分的热解动力学分析 | 第44-46页 |
2.7 PSAS及其各组分的TG-FTIR分析 | 第46-50页 |
2.7.1 PSAs组分TG-FTIR分析 | 第46-49页 |
2.7.2 PSAs的TG-FTIR分析 | 第49-50页 |
2.8 PSAS的PY-GC-MS分析 | 第50-51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PSAS固定床热解试验研究 | 第52-70页 |
3.1 引言 | 第5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52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3.2.3 产物分析表征 | 第53-54页 |
3.3 PSAS固定床热解产物产率 | 第54-57页 |
3.3.1 PSAs热解固、液、气三相产物产率 | 第54-55页 |
3.3.2 PSAs热解转化率 | 第55-56页 |
3.3.3 PSAs热解油产率 | 第56-57页 |
3.4 PSAS热解油基础理化性质分析 | 第57-63页 |
3.4.1 密度 | 第57页 |
3.4.2 粘度 | 第57-59页 |
3.4.3 酸值 | 第59页 |
3.4.4 元素分析 | 第59-60页 |
3.4.5 发热量 | 第60页 |
3.4.6 化学组分分析 | 第60-63页 |
3.5 PSAS热解气分析 | 第63-65页 |
3.5.1 热解气析出特性分析 | 第63页 |
3.5.2 主要气体成分分析 | 第63-65页 |
3.6 PSAS热解焦分析 | 第65-67页 |
3.6.1 工业分析 | 第65-66页 |
3.6.2 元素分析 | 第66页 |
3.6.3 比表面积分析 | 第66-6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四章 PSAS催化热解试验研究 | 第70-104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70-71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71页 |
4.2.3 产物测试表征 | 第71页 |
4.3 对PSAS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71-79页 |
4.3.1 对PSAs热解产物产率的比较分析 | 第71-74页 |
4.3.2 热解焦添加量对PSAs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74-76页 |
4.3.3 热解焦添加方式对PSAs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76-77页 |
4.3.4 PSAs脱灰焦对PSAs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77-78页 |
4.3.5 不同热解温度热解焦对PSAs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78页 |
4.3.6 PSAs热解焦与稻壳热解焦对PSAs热解产物产率比较 | 第78-79页 |
4.4 对PSAS热解油提质效果分析 | 第79-92页 |
4.4.1 对粘度的影响 | 第79-83页 |
4.4.2 对酸值的影响 | 第83-86页 |
4.4.3 对元素分析的影响 | 第86-89页 |
4.4.4 对发热量的影响 | 第89-91页 |
4.4.5 提质油品比较分析 | 第91-92页 |
4.5 热解焦对PSAS热解油组分影响和提质机理分析 | 第92-102页 |
4.5.1 PSAs热解焦燃烧灰对PSAs热解油组分的影响分析 | 第93-94页 |
4.5.2 热解焦对PSAs热解油组分的影响分析 | 第94-97页 |
4.5.3 PSAs热解油提质机理分析 | 第97-10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PSAS与生物质共热解试验研究 | 第104-114页 |
5.1 引言 | 第104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104-105页 |
5.2.1 实验原料 | 第104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104-105页 |
5.2.3 产物测试表征 | 第105页 |
5.3 PSAS与稻壳共热解产物产率分布 | 第105-106页 |
5.4 PSAS与树枝共热解产物产率分布 | 第106-107页 |
5.5 共热解对热解油品质的影响 | 第107-112页 |
5.5.1 对粘度的影响 | 第107页 |
5.5.2 对酸值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5.3 对元素分析的影响 | 第108页 |
5.5.4 对发热量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5.5.5 共热解油品比较分析 | 第109-110页 |
5.5.6 共热解油品含氧化合物转变规律和机理分析 | 第110-112页 |
5.6 共热解对热解焦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六章 PSAS热解工艺能量衡算与初步经济分析 | 第114-120页 |
6.1 引言 | 第114页 |
6.2 PSAS热解过程质量平衡分析 | 第114-115页 |
6.3 PSAS热解过程能量平衡分析 | 第115-118页 |
6.4 PSAS热解工艺经济性初步分析 | 第118-11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7.1 结论 | 第120-121页 |
7.2 论文创新性 | 第121-122页 |
7.3 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致谢 | 第134-136页 |
作者简介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