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关于债转股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三、文献评述第1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思路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7页
第二章 债转股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第17-24页
    第一节 债转股的含义及特征第17-18页
        一、债转股的含义第17页
        二、债转股的特征第17-18页
    第二节 两轮债转股政策提出动因分析第18-20页
        一、首轮债转股政策提出动因第18-19页
        二、新一轮债转股政策提出动因第19-20页
    第三节 两轮债转股比较分析第20-22页
        一、市场化程度不同第21页
        二、实施机构不同第21页
        三、定价方式不同第21页
        四、资金来源不同第21-22页
    第四节 市场化债转股主要运作模式分析第22-24页
        一、利用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第22页
        二、“优先股”和“可转债”模式第22-23页
        三、设立外部基金模式第23-24页
第三章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第24-31页
    第一节 企业基本情况第24页
    第二节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条件第24-28页
        一、产品技术先进第25页
        二、合适的战略发展道路第25页
        三、钢铁行业发展状况第25-26页
        四、公司经营状况第26-28页
    第三节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及过程第28-31页
        一、操作步骤第28-29页
        二、实施主体第29页
        三、资金来源第29页
        四、定价机制第29-30页
        五、股权退出机制第30-31页
第四章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影响第31-37页
    第一节 对企业自身的影响第31-33页
        一、财务方面第31-32页
        二、经营方面及预期未来经营情况第32页
        三、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第32-33页
    第二节 对债权人银行的影响第33-35页
        一、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第33-34页
        二、自身经营方面第34-35页
        三、风险管理方面第35页
    第三节 社会效应第35-37页
        一、公司社会效益方面第35页
        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第35页
        三、国企改革方面第35-37页
第五章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经验及难点问题第37-39页
    第一节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经验第37-38页
        一、设立外部基金模式第37页
        二、合理的定价机制第37-38页
    第二节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难点问题第38-39页
        一、债转股股东权益保障问题第38页
        二、债转股股权退出问题第38-39页
第六章 武钢集团债转股启示及促进债转股发展的对策建议第39-44页
    第一节 武钢集团债转股的启示第39-41页
        一、市场化债转股实施中应遵循的原则第39页
        二、妥善解决市场化债转股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第39-41页
    第二节 促进债转股发展的建议第41-44页
        一、企业选择第41-42页
        二、保障股东行权第42页
        三、股权实现与退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物期权法在A公司并购定价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目标企业选择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