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念、演变及价值 | 第12-19页 |
(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演变 | 第13-16页 |
(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价值 | 第16-19页 |
1. 体现刑法的谦抑性 | 第16页 |
2. 彰显恢复性司法理念 | 第16-17页 |
3. 有利于刑事案件繁简分流 | 第17-18页 |
4. 促使犯罪嫌疑人矫正其违法行为 | 第18-19页 |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法律规定及不足 | 第19-27页 |
(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法律规定 | 第19-20页 |
(二)刑事诉讼法作出现行规定的原因 | 第20-23页 |
1. 将附条件不起诉作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方式 | 第20-22页 |
2. 防止检察机关滥用不起诉权力 | 第22-23页 |
(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不足 | 第23-27页 |
1. 适用对象限于未成年人 | 第23-25页 |
2. 适用罪名限于特定犯罪 | 第25页 |
3. 预期刑罚条件过于严格 | 第25-27页 |
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域外经验 | 第27-35页 |
(一)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 | 第27-31页 |
1. 德国 | 第27-28页 |
2. 美国 | 第28-30页 |
3. 日本 | 第30页 |
4. 我国台湾地区 | 第30-31页 |
(二)域外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借鉴 | 第31-35页 |
1. 适用对象更为广泛 | 第31-33页 |
2. 适用罪名受限较小 | 第33页 |
3. 刑罚条件更为宽松 | 第33-34页 |
4. 小结 | 第34-35页 |
四、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完善 | 第35-46页 |
(一)放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合理性分析 | 第35-39页 |
1. 更好地发挥起诉便宜主义的价值 | 第35-36页 |
2. 有利于保护特殊群体利益 | 第36-37页 |
3. 更有效地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37-39页 |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条件的完善建议 | 第39-46页 |
1. 扩大适用对象的范围 | 第39-41页 |
2. 扩大适用罪名的范围 | 第41-43页 |
3. 放宽预期刑罚的上限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