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视阈下土家族梯玛文化传承研究--以湘西龙山县双坪村为个案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梯玛文化概述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梯玛的含义 | 第17-19页 |
一、梯玛的定义 | 第17页 |
二、梯玛的传承形式 | 第17-18页 |
三、梯玛的职能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梯玛文化的概念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梯玛的分布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梯玛的文化空间 | 第23-31页 |
第一节 文化空间的定义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梯玛的文化空间特性 | 第25-29页 |
一、自然属性 | 第26页 |
二、文化属性 | 第26-28页 |
三、社会属性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梯玛文化空间构成要素 | 第29-31页 |
一、传承主体 | 第29-30页 |
二、集体认同的价值观 | 第30页 |
三、集体记忆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双坪村梯玛文化概况 | 第31-53页 |
第一节 双坪村概况 | 第31-35页 |
一、自然环境 | 第31-32页 |
二、历史底蕴 | 第32-33页 |
三、人文环境 | 第33-34页 |
四、双坪村的梯玛传承谱系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梯玛文化信仰现状 | 第35-48页 |
一、梯玛流派 | 第35-37页 |
二、梯玛主要法事活动及工具 | 第37-42页 |
三、双坪村梯玛仪式——个案分析 | 第42-48页 |
第三节 双坪村梯玛文化传承现状 | 第48-53页 |
一、传承主体 | 第48-50页 |
二、传承形式 | 第50-53页 |
第四章 文化空间视阈下梯玛文化传承的困境 | 第53-60页 |
第一节 梯玛文化传承困境 | 第53-57页 |
一、传承主体流失 | 第54页 |
二、传播受众范围缩小 | 第54-56页 |
三、场域空间“去中心化” | 第56-57页 |
第二节 传承困境的形成原因 | 第57-60页 |
一、内部因素 | 第57-58页 |
二、外部因素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梯玛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反思和建议 | 第60-66页 |
第一节 梯玛文化传承保护的反思 | 第60-62页 |
一、原生性与生态性相统一 | 第60-61页 |
二、多样性和整体性相和谐 | 第61页 |
三、包容性与活态性相协调 | 第61-62页 |
第二节 梯玛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 | 第62-66页 |
一、保护梯玛文化空间的整体性 | 第62-63页 |
二、采用新的保护方针 | 第63-64页 |
三、引入新手段开展保护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