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呼伦贝尔草原产草量对冬季积雪的响应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草原产草量研究 | 第10-11页 |
1.2.2 积雪信息提取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18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2.3 气候水文 | 第17-18页 |
3 数据源及预处理 | 第18-24页 |
3.1 数据源 | 第18-21页 |
3.1.1 MODIS数据 | 第18-19页 |
3.1.2 TM影像数据 | 第19-20页 |
3.1.3 高程数据 | 第20页 |
3.1.4 气象数据 | 第20-21页 |
3.1.5 矢量数据 | 第21页 |
3.1.6 实地考察数据 | 第21页 |
3.2 数据预处理 | 第21-24页 |
3.2.1 MODIS数据 | 第21-22页 |
3.2.2 TM影像数据 | 第22-23页 |
3.2.3 高程数据 | 第23页 |
3.2.4 气象数据 | 第23-24页 |
4 积雪信息提取与特征分析 | 第24-43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4.1.1 积雪遥感指数获取 | 第24-25页 |
4.1.2 积雪周期分析 | 第25-26页 |
4.1.3 积雪覆盖率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4.2 积雪遥感指数精度检验 | 第27-28页 |
4.2.1 精度检验方法 | 第27-28页 |
4.2.2 精度检验结果 | 第28页 |
4.3 积雪时空分布 | 第28-38页 |
4.3.1 积雪覆盖率 | 第28-30页 |
4.3.2 积雪天数 | 第30-36页 |
4.3.3 降雪量 | 第36-38页 |
4.3.4 积雪指数 | 第38页 |
4.4 积雪变化趋势分析 | 第38-42页 |
4.4.1 积雪天数变化趋势 | 第38-39页 |
4.4.2 周期分析 | 第39-40页 |
4.4.3 积雪覆盖率特征分析 | 第40-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5 草原产草量模拟及其时空演变分析 | 第43-51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5.1.1 产草量计算 | 第43-44页 |
5.1.2 产草量精度检验 | 第44页 |
5.1.3 产草量时空分布 | 第44页 |
5.1.4 产草量变化趋势 | 第44-45页 |
5.2 草原产草量时空分布特征 | 第45-48页 |
5.3 产草量变化趋势分析 | 第48-49页 |
5.4 小结 | 第49-51页 |
6 草原产草量对积雪的响应 | 第51-59页 |
6.1 研究方法 | 第51-55页 |
6.1.1 相关分析 | 第51页 |
6.1.2 灰色关联度 | 第51-52页 |
6.1.3 协调度计算 | 第52-55页 |
6.2 相关分析 | 第55页 |
6.3 灰色关联分析 | 第55-56页 |
6.4 协调度分析 | 第56-58页 |
6.5 小结 | 第58-5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结论 | 第59-60页 |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