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研究--以胶州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6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4-16页
        (一) 研究方法第14页
        (二) 论文构成第14-16页
第二章 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概述第16-20页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16-17页
    二、县级人大常委会构成第17-18页
        (一) 县级人大常委会权力组成第17-18页
        (二) 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组织机构第18页
    三、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定位第18页
    四、县级人大常委会的运转保障第18-20页
第三章 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0-26页
    一、人大监督工作的主要方式第20页
        (一) 审议工作报告第20页
        (二) 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第20页
        (三) 开展评议监督第20页
    二、人大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一) 思想认识方面第21页
        (二) 自身建设方面第21-22页
        (三) 刚性监督方面第22页
        (四) 代表履职方而第22-23页
        (五) 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方面第23页
    三、原因分析第23-26页
        (一) 体制问题第23页
        (二) 法律职责划分不明确第23页
        (三) 代表素质不高第23页
        (四) 工作机构力量薄弱第23-24页
        (五) 评价机制不完善第24-26页
第四章 胶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现状第26-33页
    一、完善监督制度第26页
    二、增强监督实效第26-28页
        (一) 精心确定监督议题第26-27页
        (二) 科学选择监督方式第27-28页
    三、探索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第28-29页
        (一) 科学界定范围第28页
        (二) 提高决策质量第28-29页
    四、依法行使好人事任免权第29页
        (一) 完善任免制度第29页
        (二) 严格任前审查第29页
        (三) 加强任后监督第29页
    五、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第29-31页
        (一) 严把入口关第29-30页
        (二) 抓好学习培训第30页
        (三) 完善履职机制第30-31页
        (四) 搭建活动载体第31页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第31-33页
        (一) 强化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第31页
        (二) 积极推进制度建设第31-32页
        (三) 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第32页
        (四) 着力推动机关建设第32页
        (五) 加强对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第32-33页
第五章 加强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建议第33-37页
    一、增强监督意识,明确监督职能第33-34页
        (一) 提高全社会对人大监督的认识第33页
        (二) 受监督部门要提高对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33-34页
        (三) 正确处理党委和有关国家机关的关系第34页
    二、有效监督,提高人大监督的权威性第34页
        (一) 进一步推进依法监督第34页
        (二) 进一步提高规范监督第34页
        (三) 进一步强化公开监督第34页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人大监督水平第34-35页
        (一) 合理配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第35页
        (二) 不断提高代表素质第35页
        (三) 建立代表履职规范约束机制第35页
    四、加强跟踪监督,提高监督实效第35-36页
        (一) 深入调研,掌握实情第36页
        (二) 建章立制,完善监督机制第36页
        (三) 跟踪监督,务求实效第36页
    五、抓细抓实代表建议的提出和办理工作第36-37页
        (一) 把好建议提出关第36页
        (二) 把好建议督办关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个人简历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理学人本原理视角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下一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