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研究--以胶州市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 论文构成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概述 | 第16-20页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16-17页 |
二、县级人大常委会构成 | 第17-18页 |
(一) 县级人大常委会权力组成 | 第17-18页 |
(二) 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组织机构 | 第18页 |
三、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定位 | 第18页 |
四、县级人大常委会的运转保障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6页 |
一、人大监督工作的主要方式 | 第20页 |
(一) 审议工作报告 | 第20页 |
(二) 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 | 第20页 |
(三) 开展评议监督 | 第20页 |
二、人大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一) 思想认识方面 | 第21页 |
(二) 自身建设方面 | 第21-22页 |
(三) 刚性监督方面 | 第22页 |
(四) 代表履职方而 | 第22-23页 |
(五) 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方面 | 第23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一) 体制问题 | 第23页 |
(二) 法律职责划分不明确 | 第23页 |
(三) 代表素质不高 | 第23页 |
(四) 工作机构力量薄弱 | 第23-24页 |
(五) 评价机制不完善 | 第24-26页 |
第四章 胶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现状 | 第26-33页 |
一、完善监督制度 | 第26页 |
二、增强监督实效 | 第26-28页 |
(一) 精心确定监督议题 | 第26-27页 |
(二) 科学选择监督方式 | 第27-28页 |
三、探索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 第28-29页 |
(一) 科学界定范围 | 第28页 |
(二) 提高决策质量 | 第28-29页 |
四、依法行使好人事任免权 | 第29页 |
(一) 完善任免制度 | 第29页 |
(二) 严格任前审查 | 第29页 |
(三) 加强任后监督 | 第29页 |
五、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 第29-31页 |
(一) 严把入口关 | 第29-30页 |
(二) 抓好学习培训 | 第30页 |
(三) 完善履职机制 | 第30-31页 |
(四) 搭建活动载体 | 第31页 |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 | 第31-33页 |
(一) 强化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 第31页 |
(二) 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 第31-32页 |
(三) 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 | 第32页 |
(四) 着力推动机关建设 | 第32页 |
(五) 加强对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加强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建议 | 第33-37页 |
一、增强监督意识,明确监督职能 | 第33-34页 |
(一) 提高全社会对人大监督的认识 | 第33页 |
(二) 受监督部门要提高对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第33-34页 |
(三) 正确处理党委和有关国家机关的关系 | 第34页 |
二、有效监督,提高人大监督的权威性 | 第34页 |
(一) 进一步推进依法监督 | 第34页 |
(二) 进一步提高规范监督 | 第34页 |
(三) 进一步强化公开监督 | 第34页 |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人大监督水平 | 第34-35页 |
(一) 合理配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 第35页 |
(二) 不断提高代表素质 | 第35页 |
(三) 建立代表履职规范约束机制 | 第35页 |
四、加强跟踪监督,提高监督实效 | 第35-36页 |
(一) 深入调研,掌握实情 | 第36页 |
(二) 建章立制,完善监督机制 | 第36页 |
(三) 跟踪监督,务求实效 | 第36页 |
五、抓细抓实代表建议的提出和办理工作 | 第36-37页 |
(一) 把好建议提出关 | 第36页 |
(二) 把好建议督办关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个人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