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布鲁氏菌流行株种属鉴定及其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30页 |
| 第1节 布鲁氏菌概述 | 第15-21页 |
| 1 布鲁氏菌生物学性状 | 第15-17页 |
| 2 布鲁氏菌基因组特点 | 第17页 |
| 3 布鲁氏菌毒力特点 | 第17-18页 |
| 4 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和流行现状 | 第18-20页 |
| 5 布鲁氏菌病的治疗与预后 | 第20-21页 |
| 第2节 布鲁氏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 1 病原学检测 | 第21页 |
| 2 血清学方法 | 第21-23页 |
| 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3-29页 |
| 第3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第2章 实验研究 | 第30-99页 |
| 第1节 吉林省布鲁氏菌流行株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第30-39页 |
| 1 材料 | 第30-31页 |
| 2 方法 | 第31-34页 |
| 3 结果 | 第34-37页 |
| 4 讨论 | 第37-39页 |
| 第2节 布鲁氏菌属荧光定量PCR 快速鉴定的研究 | 第39-61页 |
| 1 材料 | 第39-41页 |
| 2 方法 | 第41-49页 |
| 3 结果 | 第49-57页 |
| 4 讨论 | 第57-61页 |
| 第3节 布鲁氏菌种荧光定量PCR 快速鉴定的研究 | 第61-87页 |
| 1 材料 | 第61页 |
| 2 方法 | 第61-65页 |
| 3 结果 | 第65-84页 |
| 4 讨论 | 第84-87页 |
| 第4节 布鲁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分子耐药机制的研究 | 第87-99页 |
| 1 材料 | 第87-88页 |
| 2 方法 | 第88-92页 |
| 3 结果 | 第92-95页 |
| 4 讨论 | 第95-99页 |
| 第3章 结论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10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0-111页 |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