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志留系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及面临问题 | 第9-12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3-14页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1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6-17页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7-20页 |
2.2.1 震旦纪—早古生代盆地发育阶段 | 第17-18页 |
2.2.2 早古生代晚期盆地发育阶段 | 第18-19页 |
2.2.3 晚泥盆世—三叠纪盆地发育阶段 | 第19页 |
2.2.4 侏罗纪—古近纪盆地发育阶段 | 第19页 |
2.2.5 新近纪盆地发育阶段 | 第19-20页 |
2.3 志留系古构造格局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21-35页 |
3.1 志留系地层发育特征 | 第21-22页 |
3.2 标志层与地层的区域展布 | 第22-24页 |
3.3 层序界面识别特征 | 第24-26页 |
3.3.1 钻井层序界面特征 | 第24-26页 |
3.3.2 地震层序界面特征 | 第26页 |
3.4 层序格架建立 | 第26-35页 |
3.4.1 层序划分方案 | 第27页 |
3.4.2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 第27-29页 |
3.4.3 层序横向展布特征 | 第29-30页 |
3.4.4 地震层序地层分析 | 第30-33页 |
3.4.5 层序的充填演化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分析 | 第35-52页 |
4.1 沉积相类型及识别 | 第35-42页 |
4.1.1 岩芯微相分析 | 第35-37页 |
4.1.2 沉积微相识别 | 第37-42页 |
4.2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42-52页 |
4.2.1 纵向演化序列 | 第42-44页 |
4.2.2 横向对比特征 | 第44-47页 |
4.2.3 平面展布规律 | 第47-52页 |
第五章 岩性地层圈闭的发育类型 | 第52-60页 |
5.1 砂体发育期次与展布规律 | 第52-60页 |
5.1.1 砂体期次及对比 | 第52-55页 |
5.1.2 各期砂体平面展布规律 | 第55-57页 |
5.1.3 岩性地层圈闭的发育类型 | 第57-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