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自认为的学位论文创新点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4-2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6页 |
1.2.1 对地观测技术及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2.2 能力度量方法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2.3 传感器规划服务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6-27页 |
1.4 论文组织与安排 | 第27-29页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29-47页 |
2.1 对地观测传感网实现 | 第29-38页 |
2.1.1 信息模型 | 第29-33页 |
2.1.2 接口模型 | 第33-38页 |
2.2 不确定性数学方法 | 第38-46页 |
2.2.1 不确定性研究方法 | 第38-43页 |
2.2.2 地理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 | 第43-4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成像卫星观测能力度量指标体系 | 第47-54页 |
3.1 成像卫星传感器 | 第47-48页 |
3.2 成像卫星传感器能力度量指标体系 | 第48-51页 |
3.2.1 成像卫星传感器能力度量指标选取原则 | 第48-49页 |
3.2.2 成像卫星传感器能力度量的研究的假设 | 第49页 |
3.2.3 成像卫星传感器能力度量指标体系 | 第49-51页 |
3.3 成像卫星能力度量的数据预处理 | 第51-53页 |
3.3.1 非数值指标的数字化 | 第51页 |
3.3.2 指标值归一化处理 | 第51-52页 |
3.3.3 同趋势化 | 第52页 |
3.3.4 无量纲化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成像卫星传感器固有观测能力度量 | 第54-68页 |
4.1 成像卫星传感器固有观测能力度量方法 | 第54-60页 |
4.1.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54-56页 |
4.1.2 自组织特征映射方法 | 第56-57页 |
4.1.3 成像卫星传感器固有观测能力度量 | 第57-60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4.2.1 实验数据收集 | 第60-61页 |
4.2.2 实验结果 | 第61-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成像卫星传感器应用观测能力度量 | 第68-85页 |
5.1 观测任务需求模型 | 第68-72页 |
5.2 基于任务需求的成像卫星观测能力度量方法 | 第72-77页 |
5.2.1 层次分析法 | 第72-74页 |
5.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74-75页 |
5.2.3 成像卫星传感器观测能力度量模型 | 第75-77页 |
5.3 实例分析 | 第77-83页 |
5.3.1 水面积提取 | 第79-80页 |
5.3.2 洪水监测 | 第80-81页 |
5.3.3 实验结果验证与分析 | 第81-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6 成像卫星传感器规划服务 | 第85-105页 |
6.1 传感器规划服务介绍 | 第85-91页 |
6.1.1 传感器规划服务操作 | 第86-88页 |
6.1.2 传感器规划服务互操作 | 第88-91页 |
6.2 对地观测卫星任务扩展 | 第91-97页 |
6.2.1 任务参数 | 第92-95页 |
6.2.2 辅助参数 | 第95-96页 |
6.2.3 可行性研究模型 | 第96-97页 |
6.2.4 规划状态模型 | 第97页 |
6.2.5 网格单元和划分模型 | 第97页 |
6.3 成像卫星传感器规划服务实现 | 第97-104页 |
6.3.1 EO SPS的扩展库的实现 | 第99-102页 |
6.3.2 传感器规划服务实现 | 第102-10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7 原型系统和实例分析 | 第105-119页 |
7.1 灾害监测传感网原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05-112页 |
7.1.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105-106页 |
7.1.2 成像卫星传感器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106-108页 |
7.1.3 能力度量中间件设计与实现 | 第108-112页 |
7.2 灾害监测传感网综合实验 | 第112-118页 |
7.2.1 研究区域 | 第112-113页 |
7.2.2 实验流程 | 第113-115页 |
7.2.3 实验结果 | 第115-118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8 总结和展望 | 第119-122页 |
8.1 总结 | 第119-120页 |
8.2 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论文与科研情况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