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保险组织论文

基于经济资本的中国财产保险业整合风险管理研究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自述)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2-17页
图目录第17-19页
表目录第19-20页
1 引言第20-41页
    1.1 选题背景第20-22页
    1.2 选题意义第22-2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35页
        1.3.1 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研究综述第23-27页
        1.3.2 经济资本管理研究综述第27-35页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35-38页
        1.4.1 研究目标第35-36页
        1.4.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1.4.3 研究内容第37-38页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第38-41页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38-39页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尚待探索的问题第39-41页
2 整合风险管理概念界定第41-59页
    2.1 经济资本的概念界定第41-50页
        2.1.1 经济资本的定义第41-43页
        2.1.2 经济资本的构成第43-44页
        2.1.3 经济资本测定的方法第44-50页
    2.2 整合风险管理第50-59页
        2.2.1 整合风险管理的产生及定义第50-54页
        2.2.2 整合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的比较第54-55页
        2.2.3 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实施的主要步骤第55-57页
        2.2.4 整合风险管理的功能第57-59页
3 经济资本与市场风险测度第59-89页
    3.1 市场风险概述第59-65页
        3.1.1 我国保险公司投资现状第59-61页
        3.1.2 市场风险的来源第61-65页
    3.2 在险价值第65-68页
        3.2.1 在险价值的定义第65-66页
        3.2.2 在险价值与尾部风险测度第66-67页
        3.2.3 风险测度的性质第67-68页
    3.3 运用历史模拟法计算在险价值第68-71页
        3.3.1 历史模拟法介绍第68页
        3.3.2 历史模拟法中 VaR 的精确度第68-69页
        3.3.3 历史模拟法的推广第69页
        3.3.4 极值理论第69-71页
    3.4 运用模型构建法计算在险价值第71-73页
        3.4.1 Delt-normal 在险价值计算方法第71-72页
        3.4.2 Delt-gamma-theta 法计算方法第72页
        3.4.3 Monte Carlo 模拟法第72-73页
    3.5 COPULA 理论第73-79页
        3.5.1 Copula 的定义及性质第73-74页
        3.5.2 Copula 函数的种类第74-77页
        3.5.3 秩相关系数第77-78页
        3.5.4 运用 Copula 理论计算在险价值的方法第78页
        3.5.5 Copula 函数拟合优度检验第78-79页
    3.6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实证研究第79-88页
        3.6.1 数据的选取第79-81页
        3.6.2 边缘分布的选取及相关参数的选定第81-83页
        3.6.3 最优拟合 Copula 函数的选取第83-86页
        3.6.4 投资组合经济资本的计算第86-87页
        3.6.5 对实证结果的讨论第87-88页
    3.7 本章小结第88-89页
4 经济资本与承保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测度第89-119页
    4.1 经济资本与承保风险测度第89-100页
        4.1.1 承保风险的特征第89-90页
        4.1.2 承保风险的主要来源第90-95页
        4.1.3 共单调方法在承保风险测度中的应用第95-100页
    4.2 经济资本与操作风险测度第100-106页
        4.2.1 操作风险的定义第100-102页
        4.2.2 操作风险的分类第102-103页
        4.2.3 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测度方法第103-105页
        4.2.4 不同业务线操作风险的整合第105-106页
    4.3 经济资本与信用风险测度第106-112页
        4.3.1 保险公司信用风险概述第106-107页
        4.3.2 信用风险测量的基本框架第107-109页
        4.3.3 简单信用风险组合模型第109-110页
        4.3.4 风险组合的损失分布及经济资本第110-112页
    4.4 财产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线经济资本测度的实证分析第112-118页
        4.4.1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承保风险现状第112-113页
        4.4.2 样本和数据的选择第113-115页
        4.4.3 边缘分布的选取与相关参数的估计第115-117页
        4.4.4 总体经济资本下限的计算第117页
        4.4.5 对实证结果的讨论第117-118页
    4.5 本章总结第118-119页
5 财产保险公司风险限额管理第119-146页
    5.1 基于风险的绩效测度(RAPM)第119-121页
        5.1.1 RAROC 测度的定义第120页
        5.1.2 EVA 测度的定义第120页
        5.1.3 RAROC 测度与 EVA 测度的比较第120-121页
    5.2 风险限额的基本理论第121-125页
        5.2.1 风险限额管理的定义第121-123页
        5.2.2 风险限额的种类第123-124页
        5.2.3 风险限额管理的内容第124-125页
    5.3 总体风险限额的确定第125-132页
        5.3.1 专家判断法确定保险公司总体风险限额第126-127页
        5.3.2 指标判别法确定保险公司总体风险限额第127-129页
        5.3.3 期权模型法确定财产保险公司总体风险限额第129-132页
    5.4 总体风险限额的配置和调整第132-139页
        5.4.1 经济资本的配置方法第133-138页
        5.4.2 风险限额在业务单元间配置的方法第138-139页
    5.5 风险限额的监控第139-140页
    5.6 财产保险公司风险限额管理的实证研究第140-145页
        5.6.1 样本和数据的选择第140页
        5.6.2 运用置换期权法确定总体风险限额第140-142页
        5.6.3 运用基于 NAPM 的风险限额的优化配置方法第142-145页
    5.7 本章小结第145-146页
6 财产保险公司风险缓释第146-166页
    6.1 风险缓释及主要方法第146-147页
        6.1.1 风险控制第146-147页
        6.1.2 风险转移第147页
    6.2 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之一:有限风险再保险第147-154页
        6.2.1 有限风险再保险的定义第147-148页
        6.2.2 有限风险再保险的特征第148-150页
        6.2.3 有限风险再保险与传统再保险的区别第150页
        6.2.4 有限风险再保险的主要种类第150-151页
        6.2.5 有限风险再保险的主要优点和缺点第151-154页
    6.3 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之二:巨灾风险证券化第154-165页
        6.3.1 巨灾风险证券化产生的背景第154-155页
        6.3.2 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风险及触发机制第155-159页
        6.3.3 主要的巨灾风险证券化工具第159-163页
        6.3.4 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优点和缺点第163-165页
    6.4 本章小结第165-166页
7 我国财产保险业整合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第166-177页
    7.1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进行整合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第166-169页
        7.1.1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进行整合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166-168页
        7.1.2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进行整合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第168-169页
    7.2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第169-172页
        7.2.1 构建财产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系统的原则第169-170页
        7.2.2 整合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第170-171页
        7.2.3 整合风险管理的流程第171-172页
    7.3 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实行整合风险管理的建议第172-176页
        7.3.1 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172-173页
        7.3.2 加强对整合风险测度技术的引进和开发第173-174页
        7.3.3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第174-175页
        7.3.4 多途径拓展风险缓释渠道第175-176页
    7.4 本章小结第176-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89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89-190页
附件第190-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坚守与超越--近三十年湖北女作家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下一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