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引言 | 第16-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28页 |
1.2.1 自由视点视频技术及标准制定 | 第19-21页 |
1.2.2 深度获取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分析 | 第21-23页 |
1.2.3 深度编码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分析 | 第23-27页 |
1.2.4 尚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编排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自由视点视频深度编码的基础理论 | 第30-59页 |
2.1 自由视点视频基础 | 第30-33页 |
2.2 深度图的获取 | 第33-40页 |
2.2.1 基于深度相机的深度获取 | 第34页 |
2.2.2 基于深度估计算法的深度获取 | 第34-40页 |
2.3 基于深度的绘制 | 第40-48页 |
2.3.1 针孔相机模型 | 第40-43页 |
2.3.2 三维图像变换 | 第43-45页 |
2.3.3 平行摄像机配置下的三维图像变换 | 第45-48页 |
2.4 基于 MVC 的深度编码 | 第48-58页 |
2.4.1 MVC 预测结构 | 第48-51页 |
2.4.2 代表性的 MVC 编码工具 | 第51-56页 |
2.4.3 深度编码效率评估 | 第56-5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面向编码和绘制的多视点图像深度估计 | 第59-77页 |
3.1 引言 | 第59-60页 |
3.2 深度图估计方法概述 | 第60-61页 |
3.3 面向编码和绘制的多视点图像深度估计 | 第61-68页 |
3.3.1 深度一致性检查 | 第62-63页 |
3.3.2 多个参考深度的融合 | 第63-65页 |
3.3.3 深度图矫正与优化 | 第65-68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8-75页 |
3.4.1 深度估计实验 | 第68-70页 |
3.4.2 深度编码效率实验 | 第70-72页 |
3.4.3 虚拟视点图像绘制质量实验 | 第72-7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FTV 系统中面向虚拟视点合成的深度编码 | 第77-91页 |
4.1 引言 | 第77-78页 |
4.2 面向虚拟视点合成的深度编码 | 第78-82页 |
4.2.1 深度图的上下采样 | 第78-80页 |
4.2.2 深度重建滤波器 | 第80-82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2-89页 |
4.3.1 实验方案及参数设置 | 第82-83页 |
4.3.2 深度编码评价方法 | 第83页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3-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基于虚拟视点绘制失真估计的深度图帧内编码 | 第91-110页 |
5.1 引言 | 第91页 |
5.2 帧内编码及虚拟视点绘制基础理论 | 第91-95页 |
5.2.1 帧内编码 | 第91-94页 |
5.2.2 基于深度的多参考图像融合绘制 | 第94-95页 |
5.3 基于虚拟视点绘制失真估计的深度图帧内编码 | 第95-100页 |
5.3.1 深度变化引起绘制几何失真 | 第96-99页 |
5.3.2 基于视频局部特征的区域绘制失真估计 | 第99-100页 |
5.4 深度图编码的率失真优化 | 第100-102页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9页 |
5.5.1 率失真分析 | 第102-103页 |
5.5.2 主观结果分析 | 第103-10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低复杂度的多视点视频+深度编码 | 第110-133页 |
6.1 引言 | 第110页 |
6.2 低复杂度 MVD 快速算法 | 第110-121页 |
6.2.1 基于深度的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 第111-114页 |
6.2.2 基于深度的快速视差估计算法 | 第114-116页 |
6.2.3 基于运动矢量共享的快速运动估计深度算法 | 第116-118页 |
6.2.4 基于纹理视频相关性的深度块跳过算法 | 第118-121页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1-132页 |
6.3.1 纹理及深度编码效率 | 第122-127页 |
6.3.2 虚拟视绘制结果分析 | 第127-130页 |
6.3.3 复杂度分析 | 第130页 |
6.3.4 主观质量评价 | 第130-13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3-136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33-134页 |
7.2 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59页 |
附录 | 第159-161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61-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