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基本案情及社会影响 | 第11-13页 |
1.1 许云鹤案及类似案件 | 第11-13页 |
1.1.1 案件所引发的社会影响 | 第11-13页 |
第2章 主要争议焦点及相关法理问题 | 第13-28页 |
2.1 争议焦点之一: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判断 | 第13-20页 |
2.1.1 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因果关系理论学说 | 第13-17页 |
2.1.2 目前因果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1.3 许云鹤案的因果关系论证 | 第18-20页 |
2.2 争议焦点之二:交通事故赔偿的责任划分 | 第20-23页 |
2.2.1 许云鹤案是否属于交通事故 | 第20页 |
2.2.2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76 条变化之解析 | 第20-21页 |
2.2.3 彭宇案由无过错到和解结案 | 第21-22页 |
2.2.4 许云鹤案的责任划分 | 第22-23页 |
2.3 争议焦点之三:证据不足下的博弈——诚信原则与利益衡平 | 第23-28页 |
2.3.1 诚信原则的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2.3.2 裁判诚信与利益衡平 | 第24-26页 |
2.3.3 许云鹤案——诚信难解 | 第26-28页 |
第3章 案件的法理分析及未来展望 | 第28-35页 |
3.1 通过分析争议点得出的总结 | 第28-30页 |
3.1.1 人身损害赔偿类案件的模糊点 | 第28-29页 |
3.1.2 诚实信用的缺失与利益的追求 | 第29-30页 |
3.1.3 公众的先入为主思维定式对法官断案的影响 | 第30页 |
3.2 未来展望 | 第30-32页 |
3.2.1 对许云鹤案件的各方观点 | 第30页 |
3.2.2 笔者对许云鹤案件的大胆猜测 | 第30-31页 |
3.2.3 公众已陷入是否应“搀扶老人”的讨论怪圈 | 第31-32页 |
3.3 相关建议 | 第32-35页 |
3.3.1 对无过错原则的立法建议 | 第32-33页 |
3.3.2 证据缺失下诚信原则的维护 | 第33-34页 |
3.3.3 对搀扶老人这一美德的保护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