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1.我国现阶段的时代背景 | 第9页 |
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3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13页 |
1 中国经济模式的特征与现状 | 第13-20页 |
1.1 中国经济模式的内涵 | 第13-16页 |
1.1.1 中国经济模式的内涵 | 第13-14页 |
1.1.2 中国经济模式与市场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 第14-15页 |
1.1.3 中国经济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 第15-16页 |
1.2 中国经济模式的特征与发展中的问题 | 第16-19页 |
1.2.1 中国经济模式的特征 | 第16-17页 |
1.2.2 中国经济模式出现的问题 | 第17-19页 |
1.3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对中国经济模式发展的意义 | 第19-20页 |
1.3.1 理论指导意义 | 第19页 |
1.3.2 实践指导意义 | 第19页 |
1.3.3 法律与政策指导意义 | 第19-20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分析 | 第20-36页 |
2.1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理论缘起 | 第20-25页 |
2.1.1 什么是价值 | 第20-22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界定 | 第25-26页 |
2.3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特征 | 第26-28页 |
2.3.1 以往文献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特征的探索 | 第26-27页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特征的新思考 | 第27-28页 |
2.4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类型 | 第28-30页 |
2.4.1 以往文献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类型的探索 | 第28-29页 |
2.4.2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类型的新思考 | 第29-30页 |
2.5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 | 第30-33页 |
2.5.1 内生因素 | 第30-31页 |
2.5.2 外生因素 | 第31-32页 |
2.5.3 中介因素 | 第32-33页 |
2.6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作用 | 第33-36页 |
2.6.1 战略指导作用 | 第33-34页 |
2.6.2 实践指导作用 | 第34-36页 |
3 中国经济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联系 | 第36-39页 |
3.1 相互依存 | 第36页 |
3.2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 第36-37页 |
3.3 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 第37-39页 |
4 在中国经济模式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 | 第39-45页 |
4.1 保证作用 | 第39-40页 |
4.1.1 中国经济模式发展方向的保证 | 第39页 |
4.1.2 中国经济模式发展的导向作用 | 第39-40页 |
4.2 精神动力作用 | 第40-41页 |
4.2.1 有助于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40-41页 |
4.2.2 有助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 第41页 |
4.3 环境创造作用 | 第41-42页 |
4.3.1 为中国经济模式建构良好道德环境 | 第41页 |
4.3.2 为中国经济模式建构良好社会心理环境 | 第41-42页 |
4.4 社会文化作用 | 第42-45页 |
4.4.1 智力支持作用 | 第42-43页 |
4.4.2 思想道德培养作用 | 第43-45页 |
5 中国经济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现实途径 | 第45-49页 |
5.1 加强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 第45-46页 |
5.2 拓展教育方法为实践提供现实的手段 | 第46页 |
5.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实践提供良好支持 | 第46-47页 |
5.4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特征与类型开展实践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