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2页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2-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2 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安全的内涵及相关理论第14-21页
    2.1 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安全的内涵第14-15页
        2.1.1 外商直接投资的内涵第14页
        2.1.2 产业安全的内涵第14-15页
    2.2 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第15-21页
        2.2.1 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第15-18页
        2.2.2 产业安全的理论第18-21页
3 我国引进外资的概况第21-28页
    3.1 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第21-22页
    3.2 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第22-23页
    3.3 外商直接投资的投向第23-28页
        3.3.1 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第23-25页
        3.3.2 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第25-28页
4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机理分析第28-47页
    4.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所有权的控制第28-38页
        4.1.1 对有形资产的控制——行业控股第28-30页
        4.1.2 对无形资产的控制第30-38页
    4.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市场的控制第38-42页
        4.2.1 市场占有率分析第38-40页
        4.2.2 渠道控制第40-42页
    4.3 外商直接投资对宏观环境的影响第42-45页
        4.3.1 提高行业进入壁垒,易形成垄断第42-43页
        4.3.2 导致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加剧第43-45页
        4.3.3 导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严重第45页
    4.4 小结第45-47页
5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第47-56页
    5.1 运用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测算时应注意的问题第47-48页
        5.1.1 应采取科学的方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第47页
        5.1.2 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赋值的方法不同第47-48页
        5.1.3 要注意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相对性的特点第48页
        5.1.4 产业安全评价应在动态中把握第48页
    5.2 综合指标实证分析第48-55页
        5.2.1 中国产业安全度测算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第48-49页
        5.2.2 有关中国产业安全度的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的说明第49页
        5.2.3 指标选取第49-53页
        5.2.4 分析过程第53-55页
    小结第55-56页
6 国际经验借鉴第56-62页
    6.1 美国经验借鉴第56-58页
        6.1.1 重视立法和保护政策第56-57页
        6.1.2 制定严格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第57页
        6.1.3 重视先进技术的发展第57页
        6.1.4 培养高素质人才第57-58页
        6.1.5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第58页
        6.1.6 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第58页
    6.2 韩国经验第58-62页
        6.2.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第59页
        6.2.2 调整产业政策,减轻对外资的依赖第59页
        6.2.3 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发展第59-60页
        6.2.4 加强外资项目管理,循序渐进的开放本国产业第60页
        6.2.5 协调竞争与保护的关系,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第60-62页
7 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维护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第62-68页
    7.1 政府方面维护产业安全的对策第62-65页
        7.1.1 调整相关政策,由“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第62-63页
        7.1.2 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法律和规范,约束外资行为第63-64页
        7.1.3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推广合作创新第64页
        7.1.4 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组建行业战略联盟第64-65页
        7.1.5 构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防御体系第65页
    7.2 企业方面维护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第65-68页
        7.2.1 发展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第65-66页
        7.2.2 进行并购重组,提高产业控制力第66页
        7.2.3 加强品牌保护,提高品牌影响力第66-67页
        7.2.4 注重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创新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后记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清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对教育培训品牌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