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我国非全日制劳动关系之概述 | 第11-15页 |
2.1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内涵 | 第11-12页 |
2.1.1 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 | 第11页 |
2.1.2 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规定 | 第11-12页 |
2.1.3 我国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立法规定 | 第12页 |
2.2 我国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特点 | 第12-13页 |
2.2.1 灵活性和工作时间短期化 | 第12-13页 |
2.2.2 主要表现形式为多重劳动关系 | 第13页 |
2.3 我国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性质 | 第13-14页 |
2.4 我国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我国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的立法演进及认定 | 第15-18页 |
3.1 我国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之立法演进 | 第15-16页 |
3.1.1 立法演进的过程 | 第15-16页 |
3.1.2 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合法化的意义 | 第16页 |
3.2 我国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之认定 | 第16-18页 |
3.2.1 多重劳动关系只能形成于非全日制用工中 | 第16-17页 |
3.2.2 非全日制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 | 第17-18页 |
第四章 我国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之疑难问题分析 | 第18-26页 |
4.1 我国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之工作时间 | 第18-20页 |
4.1.1 超过工时的原因 | 第18-19页 |
4.1.2 累计的工作时间应受到标准工时制度的限制 | 第19页 |
4.1.3 超过工时的处理方式 | 第19-20页 |
4.2 我国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之合同的效力 | 第20-21页 |
4.2.1 多重劳动关系中每个合同都有效 | 第20页 |
4.2.2 劳动合同间效力优先性问题 | 第20-21页 |
4.3 我国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之小时最低工资 | 第21-22页 |
4.3.1 小时最低工资的制定标准 | 第21页 |
4.3.2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强制执行 | 第21页 |
4.3.3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不应成为“普遍标准” | 第21-22页 |
4.3.4 借鉴国外专门立法方式保护非全日制劳动者工资待遇 | 第22页 |
4.4 我国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之社会保险 | 第22-24页 |
4.4.1 社会保险缴纳比例低 | 第23页 |
4.4.2 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为强制缴纳的范畴 | 第23-24页 |
4.5 我国非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之用人单位合法利益的保障 | 第24-26页 |
4.5.1 用人单位合法利益易受侵害的原因 | 第24页 |
4.5.2 保障用人单位合法利益的途径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