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通风论文--通风系统、通风方法与设备论文

矿井通风三维仿真优化及可控循环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概述第10-18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矿井通风系统的节能技术第10-14页
        1.2.1 矿井通风中自然能源的利用第11页
        1.2.2 高效节能风机的使用第11-12页
        1.2.3 多级机站通风技术第12-13页
        1.2.4 可控循环风的研究第13-14页
    1.3 矿井通风系统计算机软件的国内外现状第14-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8页
第2章 矿井通风系统的理论研究第18-34页
    2.1 矿井通风系统布局第18-20页
        2.1.1 中央式通风第18页
        2.1.2 对角式通风第18-19页
        2.1.3 混合式通风第19-20页
    2.2 矿井通风网络风流基本定律第20-22页
        2.2.1 风量平衡定律第20-21页
        2.2.2 风压平衡定律第21页
        2.2.3 阻力定律第21-22页
    2.3 矿井通风阻力第22-25页
        2.3.1 摩擦阻力第22-23页
        2.3.2 局部阻力第23-24页
        2.3.3 正面阻力第24-25页
    2.4 矿井通风动力第25-26页
        2.4.1 自然风压及其应用第25页
        2.4.2 风机的选择及应用第25-26页
    2.5 矿井通风网络的解算第26-34页
        2.5.1 简单通风网络的解算第26-30页
        2.5.2 复杂通风网络的解算第30-34页
第3章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三维仿真模拟与优化第34-62页
    3.1 Ventsim模拟软件第34-36页
        3.1.1 Ventsim软件简介第34-35页
        3.1.2 Ventsim软件功能介绍第35-36页
    3.2 红透山矿概况及通风系统现状第36-43页
        3.2.1 矿区位置及气候条件第36-37页
        3.2.2 通风系统历史演变第37-43页
    3.3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三维建模第43-52页
        3.3.1 巷道基本信息第43-44页
        3.3.2 通风系统的AutoCAD三维建模第44-45页
        3.3.3 通风系统的Ventsim三维建模第45-48页
        3.3.4 巷道参数设置第48-52页
    3.4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优化第52-62页
        3.4.1 通风系统风流模拟第52-54页
        3.4.2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优化第54-62页
第4章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测试与分析第62-78页
    4.1 通风系统测试方法分析第62-65页
        4.1.1 测试计划第62-63页
        4.1.2 测试方法第63-65页
    4.2 红透山矿通风系统测试方案第65-67页
        4.2.1 测试内容第65页
        4.2.2 测试仪器第65-66页
        4.2.3 测试工作的开展第66-67页
    4.3 红透山通风系统测试数据第67-75页
        4.3.1 日常工作状态各中段进风情况第67-72页
        4.3.2 地表主扇的工作情况第72-74页
        4.3.3 不同风机状态下-467m中段的回风情况第74-75页
    4.4 通风系统测试数据分析第75-78页
第5章 红透山可控循环风利用研究第78-96页
    5.1 可控循环风应用第78-79页
    5.2 有害气体净化技术第79-85页
        5.2.1 金属矿山有害气体第79页
        5.2.2 实验室中对有害气体吸收的研究第79-81页
        5.2.3 红透山矿风流质量检测第81-85页
    5.3 红透山矿可控循环风现场应用及监测第85-91页
        5.3.1 红透山矿可控循环风现场应用第85-88页
        5.3.2 净化风与新风掺混后风流质量监测第88-91页
    5.4 可控循环风掺混控制与节能分析第91-96页
        5.4.1 可控循环风掺混控制第91-92页
        5.4.2 可控循环风系统的节能分析第92-96页
第6章 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作者简介第104-106页
附表 日常工作状态及风机不同状态的测试数据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同组批系统中优化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密相气固两相流流动数值模拟及基于多物理场的传感器建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