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研究--以A平台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来源 | 第12-14页 |
1.2.2 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管理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分析 | 第17-22页 |
2.1 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来源 | 第17-19页 |
2.1.1 信息不对称 | 第18页 |
2.1.2 第三方博弈参与能力差 | 第18-19页 |
2.2 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分类 | 第19-21页 |
2.3 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策略 | 第21-22页 |
3 A网络借贷平台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2-34页 |
3.1 A网络借贷平台简介 | 第22-26页 |
3.1.1 平台交易量 | 第23-24页 |
3.1.2 平台产品构成 | 第24-25页 |
3.1.3 借贷人数量 | 第25-26页 |
3.1.4 其他运营情况 | 第26页 |
3.2 A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34页 |
3.2.1 组织架构设计不合理 | 第27-28页 |
3.2.2 不注重贷中管理 | 第28-30页 |
3.2.3 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 第30-31页 |
3.2.4 信用评级能力不足 | 第31-32页 |
3.2.5 个人信息安全性差 | 第32-33页 |
3.2.6 追债能力差 | 第33-34页 |
4 A网络借贷平台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4-41页 |
4.1 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 第34-36页 |
4.2 信息不对称 | 第36-39页 |
4.2.1 借款人与平台之间信息不对称 | 第36-38页 |
4.2.2 出借人与平台之间信息不对称 | 第38页 |
4.2.3 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 第38-39页 |
4.3 监管责任不明确 | 第39-40页 |
4.4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 第40-41页 |
5 A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 第41-50页 |
5.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 第41-44页 |
5.1.1 优化内部环境 | 第41-43页 |
5.1.2 健全控制措施 | 第43-44页 |
5.1.3 完善业务流程 | 第44页 |
5.2 限制单笔交易额 | 第44-46页 |
5.3 丰富风险转移渠道 | 第46页 |
5.4 增强信用评级能力 | 第46-47页 |
5.5 建立合理的地域发展模式 | 第47-48页 |
5.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