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混凝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特点第9-12页
        1.1.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第9-10页
        1.1.2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与特点第10-12页
    1.2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第12-13页
    1.3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第13-17页
        1.3.1 混凝剂混凝法第15页
        1.3.2 Fenton 氧化混凝法第15-16页
        1.3.3 混凝-吸附法第16-17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1.4.1 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2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现状第18-19页
        1.4.3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论文选题、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0-22页
    2.1 论文选题第20页
    2.2 研究思路第20页
    2.3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三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第22-27页
    3.1 垃圾渗滤液来源及水质第22页
    3.2 试验方法及流程第22-25页
    3.3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第25-27页
        3.3.1 试验材料第25-26页
        3.3.2 测定方法第26-27页
第四章 PAC 和 PAM 复合混凝剂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第27-38页
    4.1 混凝试验现象第27-28页
    4.2 单因素试验第28-31页
        4.2.1 PAC 的投加量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第28-29页
        4.2.2 PAM 的投加量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第29-31页
        4.2.3 PAC 和 PAM 的投加间隔时间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1页
    4.3 混凝正交试验第31-35页
    4.4 优化条件下混凝处理效果验证第35页
    4.5 混凝法对色度的去除第35-37页
    4.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Fenton 混凝法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试验研究第38-50页
    5.1 Fenton 氧化单因素试验研究第38-43页
        5.1.1 渗滤液初始 pH 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8-39页
        5.1.2 H_2O_2的投加量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5.1.3 FeSO_4·7H_2O 的投加量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第40-41页
        5.1.4 反应时间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第41-42页
        5.1.5 H_2O_2的投加方式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第42-43页
    5.2 Fenton 氧化正交试验第43-48页
    5.3 优化条件下 Fenton 氧化处理效果验证第48页
    5.4 Fenton 氧化过程中对色度的去除第48-49页
    5.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活性炭吸附法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试验研究第50-60页
    6.1 混凝-吸附试验研究第51-54页
        6.1.1 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1-52页
        6.1.2 粉末活性炭吸附的时间对垃圾渗滤液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2-53页
        6.1.3 吸附小试过程中其他试验现象说明第53-54页
    6.2 Fenton 氧化-吸附试验研究第54-58页
        6.2.1 粉末活性炭的投量对垃圾渗滤液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4-55页
        6.2.2 粉末活性炭吸附的时间对垃圾渗滤液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5-56页
        6.2.3 pH 对垃圾渗滤液吸附效果的试验研究第56-57页
        6.2.4 吸附法对垃圾渗滤液色度的去除第57-58页
    6.3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7.1 结论第60-61页
    7.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再生水管网供水的水力水质模拟与经济性分析
下一篇:1996-2010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