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管网供水的水力水质模拟与经济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1.2.1 水力模型 | 第11-12页 |
1.2.2 水质模型 | 第12-14页 |
1.2.3 再生水利用和经济分析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再生水供水管网的水力模拟理论 | 第16-24页 |
2.1 管网模型 | 第16-17页 |
2.1.1 宏观模型 | 第16-17页 |
2.1.2 微观模型 | 第17页 |
2.1.3 简化模型 | 第17页 |
2.2 水力模型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2.2.1 稳态水力模型 | 第17-19页 |
2.2.2 延时水力模型 | 第19-20页 |
2.3 供水管网建模软件 | 第20-21页 |
2.4 水力模拟 | 第21-22页 |
2.5 管网运行的动态特性 | 第22-23页 |
2.5.1 节点流量和压力的随机性 | 第22-23页 |
2.5.2 管段流量的随机性 | 第23页 |
2.5.3 管道阻力系数的动态变化 | 第23页 |
2.5.4 管网实际工况 | 第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再生水供水管网的水质模拟理论 | 第24-34页 |
3.1 水质模型 | 第24-26页 |
3.1.1 稳态水质模型 | 第24-25页 |
3.1.2 准动态水质模型 | 第25页 |
3.1.3 动态水质模型 | 第25-26页 |
3.2 动态水质模拟方法 | 第26-29页 |
3.2.1 欧拉法 | 第27-28页 |
3.2.2 拉格朗日法 | 第28-29页 |
3.2.3 其它水质模型解法简介 | 第29页 |
3.2.4 动态水质模拟方法的选择 | 第29页 |
3.3 EPANET 水质模型 | 第29-30页 |
3.4 水质主要指标和参数选取 | 第30-33页 |
3.4.1 水龄 | 第31页 |
3.4.2 余氯 | 第31-32页 |
3.4.3 COD | 第32页 |
3.4.4 浊度 | 第32-33页 |
3.4.5 水质参数选取 | 第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再生水利用的经济分析理论 | 第34-43页 |
4.1 再生水价格构成 | 第34页 |
4.2 再生水定价模型 | 第34-38页 |
4.2.1 影子价格模型 | 第35页 |
4.2.2 边际机会成本模型 | 第35-36页 |
4.2.3 模糊数学价格模型 | 第36-37页 |
4.2.4 成本价格模型 | 第37-38页 |
4.3 管网运行的经济分析 | 第38-41页 |
4.3.1 再生水厂建设费用函数 | 第38页 |
4.3.2 年运营成本函数 | 第38-40页 |
4.3.3 再生水定价模型 | 第40-41页 |
4.4 再生水盈亏模型 | 第41-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再生管网运行模拟 | 第43-68页 |
5.1 再生水总线概况 | 第43-48页 |
5.1.1 管网模型 | 第43-45页 |
5.1.2 用水模式 | 第45-46页 |
5.1.3 用户用水情况 | 第46-48页 |
5.2 水力预测结果 | 第48-54页 |
5.2.1 近期管网预测结果 | 第48页 |
5.2.2 规划管网预测结果 | 第48页 |
5.2.3 结果分析和建议 | 第48-54页 |
5.3 水质模型参数确定 | 第54-56页 |
5.4 水质预测结果 | 第56-63页 |
5.4.1 水质预测点的选定 | 第56-57页 |
5.4.2 近期管网预测结果 | 第57-60页 |
5.4.3 规划管网预测结果 | 第60-63页 |
5.4.4 结果和建议 | 第63页 |
5.5 危险性分析 | 第63-67页 |
5.5.1 近期管网 | 第63-64页 |
5.5.2 规划管网 | 第64-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再生管网运行的经济性分析 | 第68-79页 |
6.1 水厂投资与运行概况 | 第68-69页 |
6.2 盈亏模型 | 第69页 |
6.3 不同贷款比例和混合比下的盈亏分析 | 第69-73页 |
6.3.1 混配比例为 1:1 | 第70-71页 |
6.3.2 混配比例为 1:1.5 | 第71-72页 |
6.3.3 混配比例为 1:2 | 第72-73页 |
6.3.4 盈亏分析结论 | 第73页 |
6.4 固定盈亏额下的经济平衡送水量 | 第73-7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9-81页 |
7.1 结论 | 第79-80页 |
7.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