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并京并航线”运营情况和高端旅客介绍 | 第8-15页 |
1.1 “并京并航线”简介和市场现状 | 第8-11页 |
1.1.1 并京并航线的简介 | 第8页 |
1.1.2 并京并航线的市场现状 | 第8-11页 |
1.2 “并京并航线”高端旅客构成和细分 | 第11-13页 |
1.2.1 高端旅客旅行目的构成 | 第13页 |
1.2.2 高端旅客行业构成 | 第13页 |
1.2.3 高端旅客加入会员情况 | 第13页 |
1.3 “并京并航线”高端旅客战略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 第13-15页 |
2. 山西地区民用航空市场重要环境分析(PEST分析) | 第15-23页 |
2.1 政策与环境分析 | 第15-17页 |
2.1.1 中国民航政治法律环境 | 第15-16页 |
2.1.2 山西省民航业发展政策激励性特征明显 | 第16-17页 |
2.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17-19页 |
2.2.1 山西地区经济结构 | 第17页 |
2.2.2 山西地区宏观经济政策 | 第17-18页 |
2.2.3 山西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 | 第18-19页 |
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19-21页 |
2.3.1 山西地方消费价值观 | 第19-20页 |
2.3.2 山西地区人口变动率 | 第20页 |
2.3.3 山西地区文化传统分析 | 第20-21页 |
2.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1页 |
2.4.1 信息技术发展与民航运行模式关联性探究 | 第21页 |
2.5 小结 | 第21-23页 |
3. “并京并航线”竞争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 第23-30页 |
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23-24页 |
3.1.1 航油成本 | 第23页 |
3.1.2 飞机起降费用 | 第23-24页 |
3.1.3 航食机供品费用 | 第24页 |
3.2 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 第24-25页 |
3.2.1 产品价格的制定规则 | 第24页 |
3.2.2 航空运价现状 | 第24-25页 |
3.2.3 东航“并京并”航线的消费者议价能力分析 | 第25页 |
3.3 潜在竞争者 | 第25页 |
3.3.1 民航整体环境的潜在进入者 | 第25页 |
3.3.2 “并京并”航线潜在竞争者 | 第25页 |
3.3.3 小结 | 第25页 |
3.4 替代产品的能力 | 第25-27页 |
3.4.1 公路运输对航空运输的替代能力 | 第26页 |
3.4.2 铁路运输对航空运输的替代能力 | 第26页 |
3.4.3 小结 | 第26-27页 |
3.5 行业内的竞争者 | 第27-29页 |
3.5.1 国航“并京并”航线运营实力分析 | 第27-28页 |
3.5.2 海航“并京并”航线运营实力分析 | 第28-29页 |
3.5.3 “并京并航线”业内竞争环境小结 | 第29页 |
3.6 “并京并航线”竞争环境分析总结 | 第29-30页 |
4. “并京并”航线高端旅客战略SWOT分析 | 第30-36页 |
4.1 东航”并京并”航线的内部资源优势 | 第30-31页 |
4.1.1 东航是太原机场的主要基地航空公司 | 第30页 |
4.1.2 东航在山西市场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高 | 第30页 |
4.1.3 东航在山西的服务营销能力强 | 第30-31页 |
4.1.4 东航“并京并”航线产品相对优势明显 | 第31页 |
4.2 东航”并京并”航线的内部资源劣势 | 第31-32页 |
4.2.1 基础管理仍较薄弱 | 第31-32页 |
4.2.2 员工素质亟待提高 | 第32页 |
4.3 东航“并京并航线”的外部环境机会 | 第32-33页 |
4.3.1 公务商务客源渐成主流 | 第32页 |
4.3.2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广阔 | 第32-33页 |
4.3.3 中转客源日益增多 | 第33页 |
4.3.4 周边客源逐步回流 | 第33页 |
4.4 东航”并京并”航线的外部环境威胁 | 第33-35页 |
4.4.1 时刻资源十分稀缺 | 第33-34页 |
4.4.2 航班正常率受到严重影响 | 第34页 |
4.4.3 市场需求增长乏力 | 第34页 |
4.4.4 高铁冲击影响显著 | 第34-35页 |
4.5 东航“并京并”航线的市场定位 | 第35-36页 |
5. 东航“并京并航线”高端旅客战略选择 | 第36-43页 |
5.1 PEST分析运用 | 第36页 |
5.1.1 政策方面 | 第36页 |
5.1.2 经济方面 | 第36页 |
5.1.3 社会方面 | 第36页 |
5.1.4 技术方面 | 第36页 |
5.1.5 小结 | 第36页 |
5.2 五力模型分析运用 | 第36-37页 |
5.2.1 集约发展战略运用 | 第37页 |
5.2.2 差异化战略运用 | 第37页 |
5.3 战略组合描述 | 第37-38页 |
5.3.1 SO战略(优势和机会) | 第37-38页 |
5.3.2 WO战略(弱势和机会) | 第38页 |
5.3.3 ST战略(优势和威胁) | 第38页 |
5.3.4 WT战略(弱势和威胁) | 第38页 |
5.4 战略组合选择 | 第38-39页 |
5.4.1 主导战略选择 | 第39页 |
5.4.2 辅助战略选择 | 第39页 |
5.5 战略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0页 |
5.5.1 政策支持,客源充足 | 第39页 |
5.5.2 利用优势,完善机制 | 第39-40页 |
5.6 战略使命、目标体系与策略 | 第40-43页 |
5.6.1 战略使命 | 第40页 |
5.6.2 策略 | 第40-43页 |
6. 东航“并京并航线”高端旅客战略支撑 | 第43-46页 |
6.1 人力资源储备 | 第43页 |
6.1.1 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 第43页 |
6.1.2 加强人力资源培训 | 第43页 |
6.2 完善基础管理 | 第43-44页 |
6.2.1 完善业绩考核体系 | 第43-44页 |
6.2.2 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 | 第44页 |
6.2.3 优化财务制度 | 第44页 |
6.2.4 加强流程建设 | 第44页 |
6.3 企业文化建设 | 第44-45页 |
6.4 整合发展模式 | 第45-46页 |
6.4.1 专精集约发展 | 第45页 |
6.4.2 纵向整合发展 | 第45页 |
6.4.3 理顺竞合互动 | 第45-46页 |
7. 论文结论和展望 | 第46-47页 |
7.1 论文结论 | 第46页 |
7.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