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导言 | 第13-2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三、逻辑结构 | 第1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1.出口货物税收政策管理概述 | 第22-35页 |
·出口货物的税收政策 | 第22-26页 |
·出口货物退税政策 | 第22-24页 |
·出口货物免税政策 | 第24-25页 |
·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政策 | 第25-26页 |
·出口退税的税收管理 | 第26-29页 |
·出口退税计划管理 | 第27页 |
·出口退税认定管理 | 第27页 |
·出口退税申报管理 | 第27-28页 |
·出口退税审核管理 | 第28-29页 |
·出口退税信息化管理 | 第29页 |
·出口退税政策管理的变迁 | 第29-35页 |
·退税率的变化 | 第29-30页 |
·取消出口退税清算检查 | 第30页 |
·出口退税申报单证由"两单两票"简化为"一单一票" | 第30-31页 |
·取消增值税专用税票 | 第31-32页 |
·取消出口企业分类管理 | 第32页 |
·出口退税分担机制的变化 | 第32-33页 |
·取消出口退(免)税稽核程序 | 第33-35页 |
2.出口货物偷骗税问题的现状 | 第35-58页 |
·出口骗税行为的界定 | 第35-36页 |
·出口货物偷骗税重大案件回顾 | 第36-37页 |
·出口货物偷骗税的方式 | 第37-41页 |
·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 | 第39-40页 |
·套取报关单的方式 | 第40-41页 |
·套取核销单的方式 | 第41页 |
·出口货物偷骗税的特点 | 第41-46页 |
·案件的特点 | 第42-43页 |
·骗税企业的特点 | 第43-44页 |
·出口货物的特点 | 第44页 |
·出口业务的特点 | 第44-46页 |
·出口货物偷骗税问题的成因 | 第46-58页 |
·利益驱动 | 第46-47页 |
·多部门监管模式下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 | 第47-48页 |
·增值税链条的不完整带来的偷骗税风险 | 第48-54页 |
·各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地方政府的问题 | 第56-58页 |
3.防范和打击出口货物偷骗税的对策 | 第58-69页 |
·完善增值税制度 | 第58-61页 |
·取消农产品收购发票抵税制度 | 第58-60页 |
·缩小"小规模纳税人"占比 | 第60-61页 |
·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 第61-66页 |
·扩大免抵退税办法的适用范围 | 第61-62页 |
·加强出口退税法规建设 | 第62-63页 |
·完善出口退税信息化建设 | 第63页 |
·改进出口退税审核模式 | 第63-65页 |
·改进深加工结转税收制度 | 第65-66页 |
·加强征退税衔接 | 第66-69页 |
·整合纳税申报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 | 第66-67页 |
·加强征退税部门的信息沟通 | 第67页 |
·下放出口退税审批权 | 第67-68页 |
·取消出口退税专门机构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