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关于资源税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关于资源税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5-16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我国资源税制度概述与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 第16-25页 |
2.1 资源和资源税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1 自然资源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资源税概述 | 第16-17页 |
2.2 我国资源税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7-20页 |
2.2.1 建国初期至1984年无资源税阶段 | 第17页 |
2.2.2 从1984年到1994年我国第一代税制 | 第17-18页 |
2.2.3 从1994年到2010年我国第二代税制 | 第18-19页 |
2.2.4 从2010年至今 | 第19-20页 |
2.3 资源税的从价计征改革 | 第20-25页 |
2.3.1 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原因 | 第20-23页 |
2.3.2 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内容 | 第23-25页 |
第3章 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影响分析 | 第25-32页 |
3.1 对资源税改革中利益主体的影响 | 第25-30页 |
3.1.1 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 | 第25-27页 |
3.1.2 对企业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3 对居民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对资源出口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对于资源利用方面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4章 资源税改革对试点地区经济的影响 | 第32-41页 |
4.1 资源税改革对试点地区国民经济的影响 | 第32-33页 |
4.1.1 收对新疆经济的影响分析 | 第32页 |
4.1.2 新疆资源税对税收的影响分析 | 第32-33页 |
4.2 税收对新疆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3-36页 |
4.2.1 实证模型构建 | 第33-35页 |
4.2.2 模型实证检验 | 第35-36页 |
4.3 乘数理论分析税改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 第36-39页 |
4.3.1 理论依据 | 第36-37页 |
4.3.2 税收乘数的计算 | 第37页 |
4.3.3 新疆地方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 | 第37-39页 |
4.4 资源税改革对新疆产生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1 资源税改革对新疆地区地方财政的影响 | 第39页 |
4.4.2 资源税改革对新疆地区企业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3 资源税改革对新疆居民的影响 | 第40页 |
4.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完善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建议 | 第41-50页 |
5.1 提高资源税的立法层次 | 第41页 |
5.2 重新定位资源税功能 | 第41-42页 |
5.3 确定合理的应纳税额 | 第42-45页 |
5.3.1 计税依据的确定 | 第42-43页 |
5.3.2 综合减征率确定权收归国家 | 第43-44页 |
5.3.3 税率的确定 | 第44-45页 |
5.4 规范资源税收的利益分配 | 第45-46页 |
5.4.1 确保资源输出地的利益得到保障 | 第45页 |
5.4.2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配 | 第45-46页 |
5.5 理顺资源税费关系 | 第46-47页 |
5.6 适时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的范围 | 第47-48页 |
5.7 完善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 | 第48-49页 |
5.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