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硅油的合成及应用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2.1 氨基硅油的合成及应用 | 第14-21页 |
2.1.1 氨基硅油的合成 | 第14-18页 |
2.1.2 氨基硅油的应用 | 第18-21页 |
2.2 粉煤灰概述 | 第21-32页 |
2.2.1 粉煤灰的产生和来源 | 第21页 |
2.2.2 粉煤灰的分类 | 第21-22页 |
2.2.3 粉煤灰的组成和性质 | 第22-25页 |
2.2.4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 第25-31页 |
2.2.5 我国粉煤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2.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案 | 第33-39页 |
3.1 氨基硅油的聚合 | 第33-37页 |
3.1.1 聚合条件的选择 | 第33-34页 |
3.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4-35页 |
3.1.3 反应原理 | 第35-36页 |
3.1.4 反应装置 | 第36页 |
3.1.5 聚合反应步骤 | 第36-37页 |
3.1.6 聚合物性能分析 | 第37页 |
3.2 氨基硅油改性粉煤灰 | 第37-39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37页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7页 |
3.2.3 粉煤灰的活化改性 | 第37页 |
3.2.4 活化后粉煤灰做为拒水粉性质的测定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63页 |
4.1 氨基硅油合成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4.1.1 反应单体配比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2 催化剂使用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1.3 不同偶联剂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页 |
4.3 操作条件对改性粉煤灰疏水性的影响 | 第43-55页 |
4.3.1 氨基硅油与粉煤灰不同质量配比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2 改性温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3 氨基硅油聚合工艺条件的影响 | 第46-55页 |
4.4 氨基硅油改性粉煤灰最佳条件的选择 | 第55-61页 |
4.4.1 氨基硅油的最佳聚合条件 | 第55-61页 |
4.4.2 最佳工艺条件下改性粉煤灰的性能测试 | 第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改性粉煤灰用作拒水粉 | 第63-74页 |
5.1 粉煤灰表面改性 | 第63页 |
5.2 粉煤灰改性用作拒水粉 | 第63-71页 |
5.2.1 氨基硅油改性粉煤灰的假想机理 | 第63-70页 |
5.2.2 改性粉煤灰作为拒水粉 | 第70-71页 |
5.3 改性粉煤灰作为拒水粉的经济性分析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