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1 前言 | 第8-14页 |
| 1.1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 | 第8-9页 |
| 1.2 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 | 第9-12页 |
| 1.3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 1.4 DILI 的诊断 | 第13-1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 2.1 材料 | 第14页 |
| 2.2 方法 | 第14-15页 |
| 3 结果 | 第15-20页 |
| 3.1 人群特点 | 第16页 |
| 3.2 用药种类 | 第16-19页 |
| 3.3 临床分型 | 第19-20页 |
| 4 讨论 | 第20-28页 |
| 4.1 抗结核药 | 第21-23页 |
| 4.2 补充和替代药物(CAMs) | 第23-25页 |
| 4.3 抗生素 | 第25-26页 |
| 4.4 非甾体抗炎药 | 第26-28页 |
| 全文结论 | 第28-29页 |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 文献综述 药物性肝损害的致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 第38-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