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

AC+CRC复合式路面结构应力与反射裂缝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插图索引第10-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状况第15-19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AC+CRC 复合式路面结构计算理论和模型第20-28页
    2.1 有限元基本理论第20-23页
    2.2 AC+CRC 复合式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第23-27页
        2.2.1 钢筋层有限元模型第23-25页
        2.2.2 混凝土层有限元模型第25页
        2.2.3 基本假设第25-26页
        2.2.4 计算模型的验证第26-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AC+CRC 复合式路面结构应力分析第28-49页
    3.1 复合式路面结构荷载应力分析第28-36页
        3.1.1 不同裂缝间距对应力大小的影响第28-31页
        3.1.2 CRC 板宽度对最大拉应力大小的影响第31页
        3.1.3 CRC 板厚度对复合式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第31-32页
        3.1.4 CRC 板模量对于路面荷载应力大小的影响第32-33页
        3.1.5 配筋率对 CRC 板最大拉应力的影响第33-34页
        3.1.6 钢筋位置对 CRC 板最大应力的影响第34-35页
        3.1.7 AC 层厚度及模量对路面板最大主应力的影响第35-36页
    3.2 复合式路面温度场计算理论第36-40页
        3.2.1 传热学基本原理第36-38页
        3.2.2 进入路表的热流分析第38-40页
    3.3 复合式路面温度翘曲应力有限元分析第40-47页
        3.3.1 温度应力有限元计算模型第40-41页
        3.3.2 路面板宽度对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第41-43页
        3.3.3 路面板厚度对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第43页
        3.3.4 裂缝间距对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第43-44页
        3.3.5 混凝土模量对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第44页
        3.3.6 配筋率对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第44-46页
        3.3.7 温度梯度对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第46页
        3.3.8 黏结刚度系数对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第46-47页
        3.3.9 混凝土板自重及配筋率对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第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AC+CRC 复合式路面结构反射裂缝分析第49-68页
    4.1 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第49-55页
        4.1.1 裂纹的开裂形式第49-50页
        4.1.2 断裂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第50-55页
    4.2 复合式路面结构断裂力学分析第55-57页
        4.2.1 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第55-57页
    4.3 行车荷载下的断裂力学分析第57-64页
        4.3.1 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第57页
        4.3.2 典型加载模式下应力计算第57-58页
        4.3.3 结构参数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第58-64页
    4.4 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断裂力学分析第64-67页
        4.4.1 应力强度因子影响因素分析第65-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AC+CRC 复合式路面结构工程应用和经济性分析第68-72页
    5.1 AC+CRC 复合式路面的工程应用第68-71页
        5.1.1 项目概况第68页
        5.1.2 AC+CRC 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第68-69页
        5.1.3 层间界面粘结材料的要求第69页
        5.1.4 CRC 表面裸化技术第69-70页
        5.1.5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第70-71页
    5.2 AC+CRC 复合式路面结构经济性分析第71页
    5.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语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斜拉索面内参数振动数值分析及其控制
下一篇:深圳地铁5号线5303A标施工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