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学术贡献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厘定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公共物品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1.1 公共物品 | 第19页 |
2.1.2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 | 第19-20页 |
2.2 合作治理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2.1 治理概念的兴起与内涵 | 第20-21页 |
2.2.2 合作治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3 不同模式的合作治理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济南市城市道路井盖管理制度及其特点 | 第24-30页 |
3.1 济南市井盖管理机构现状 | 第24-27页 |
3.1.1 济南市城市道路井盖设施基本情况 | 第24页 |
3.1.2 济南市城市道路井盖管理机构与职责划分 | 第24-27页 |
3.2 济南市井盖管理制度及其特点 | 第27-30页 |
3.2.1 济南市井盖管理制度建设 | 第27-28页 |
3.2.2 济南市井盖管理制度的突出特点 | 第28页 |
3.2.3 济南市井盖管理制度的实施成效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济南市城市道路井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4.1 济南市城市道路井盖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4.1.1 井盖丢失被盗问题 | 第30-31页 |
4.1.2 井盖质量及规格问题 | 第31页 |
4.1.3 井盖病害问题 | 第31-32页 |
4.1.4 井盖产权问题 | 第32页 |
4.2 济南市井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合作治理理论视角下完善井盖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 第34-41页 |
5.1 合作治理理论视角下解决井盖管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 第34-38页 |
5.1.1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 第34页 |
5.1.2 不同治理主体的角色、动机和职能的差异性分析 | 第34-35页 |
5.1.3 构建合作治理机制的设想 | 第35-37页 |
5.1.4 合作治理机制思路的不足 | 第37-38页 |
5.2 加强济南市城市道路井盖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8-41页 |
5.2.1 建立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共担机制 | 第38-39页 |
5.2.2 建立激励奖励机制 | 第39-40页 |
5.2.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 第40页 |
5.2.4 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