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聚合度11-15大环糊精的制备分离与包合功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环糊精简介第11-16页
        1.1.1 环糊精概述第11-13页
        1.1.2 环糊精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点第13-16页
    1.2 环糊精生成酶类第16-17页
    1.3 环糊精的制备第17-20页
        1.3.1 糖基转移酶来源的影响第17-18页
        1.3.2 底物的影响第18-19页
        1.3.3 生产工艺的影响第19-20页
        1.3.4 其他因素的影响第20页
    1.4 环糊精的测定方法第20-21页
    1.5 环糊精的分离第21-22页
    1.6 环糊精的表征第22页
    1.7 环糊精包合客体分子第22-24页
        1.7.1 包合物形成原理第22页
        1.7.3 包合物制备方法第22-23页
        1.7.4 包合物表征第23-24页
    1.8 环糊精的功能及应用第24-25页
        1.8.1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24页
        1.8.2 医药工业中的应用第24页
        1.8.3 化学工业中的应用第24-25页
        1.8.4 其他方面的应用第25页
    1.9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5-27页
        1.9.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1.9.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麦芽糖转糖基酶产环糊精性质的分析第27-38页
    2.1 前言第27页
    2.2 材料与仪器第27-28页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7-28页
        2.2.2 实验仪器设备第28页
    2.3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3.1 还原糖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8页
        2.3.2 环化产率的测定第28-29页
        2.3.3 酶活测定第29页
        2.3.4 薄层色谱法分析酶活第29页
        2.3.5 不同因素对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第29-30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0-37页
        2.4.0 还原糖标准曲线第30页
        2.4.1 薄层色谱分析酶活第30-31页
        2.4.2 底物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第31-32页
        2.4.3 酶量对转化率的影响第32-33页
        2.4.4 pH值对转化率的影响第33-34页
        2.4.5 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第34-35页
        2.4.6 有机小分子对转化率的影响第35-37页
    2.5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大环糊精制备条件的优化第38-47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材料与仪器第38-39页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8-39页
        3.2.2 实验仪器设备第39页
    3.3 实验方法第39-40页
        3.3.1 酶活测定第39页
        3.3.2 大环糊精的合成第39页
        3.3.3 还原糖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第39页
        3.3.4 大环糊精产率的测定第39-40页
        3.3.5 合成条件的优化第40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3.4.1 还原糖标准曲线第40页
        3.4.2 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筛选显著因素第40-42页
        3.4.3 最陡爬坡实验(Steepest ascent design)确定因素水平第42页
        3.4.4 Box-Benhnken设计实验筛选显著因素的最优水平第42-46页
    3.5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聚合度11-15大环糊精的分离第47-57页
    4.1 前言第47页
    4.2 材料与仪器第47-48页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7-48页
        4.2.2 实验仪器设备第48页
    4.3 实验方法第48-50页
        4.3.1 大环糊精的制备第48页
        4.3.2 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第48-49页
        4.3.3 硅胶柱层析分离第49页
        4.3.4 分离效果的检测第49-50页
        4.3.5 分子量的测定第50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0-56页
        4.4.1 大环糊精粗品第50-51页
        4.4.2 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第51-53页
        4.4.3 硅胶柱层析分离第53-54页
        4.4.4 分子量的测定第54-56页
    4.5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聚合度11-15大环糊精包合性质的分析第57-68页
    5.1 前言第57页
    5.2 材料与仪器第57-58页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7-58页
        5.2.2 实验仪器设备第58页
    5.3 实验方法第58-59页
        5.3.1 全波长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第58页
        5.3.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8页
        5.3.3 相溶解度实验第58-59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9-66页
        5.4.1 客体分子第59页
        5.4.2 环糊精和客体分子的全波长扫描图谱第59-60页
        5.4.3 客体分子标准曲线第60-62页
        5.4.4 包合物的全波长扫描图谱第62-63页
        5.4.5 相溶解度分析第63-66页
        5.4.6 高聚合度大环糊精的包合特性分析第66页
    5.5 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创新点第69页
    6.3 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界面活性氧化硅的制备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