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谐波提取与相位一致性准则的盲源分离方法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盲源分离研究概述第10-12页
    1.3 盲源分离的应用第12-14页
        1.3.1 基本谐波信号盲源分离第12-13页
        1.3.2 旋转机械振动信号与盲源分离第13页
        1.3.3 语音信号盲源分离第13-14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2章 盲分离的基础理论及经典算法第16-28页
    2.1 盲源分离类型及数学模型第16-17页
        2.1.1 线性瞬时混合系统第16页
        2.1.2 卷积混合系统第16-17页
        2.1.3 非线性混合系统第17页
    2.2 盲源分离的两个不确定性第17页
    2.3 盲源分离的经典方法第17-26页
        2.3.1 Fast-ICA第17-19页
        2.3.2 基于势函数及最短路径法的盲源分离算法第19-22页
        2.3.3 线方向分离技术LOST算法第22-24页
        2.3.4 非线性投影列屏蔽方法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基本谐波信号盲源分离问题第28-40页
    3.1 基本谐波信号盲源分离模型建立第28-30页
        3.1.1 时域模型第28-29页
        3.1.2 频域模型第29-30页
    3.2 单源成分的判别及盲识别第30-32页
        3.2.1 单源成分第30-31页
        3.2.2 单源成分模式向量的构造第31页
        3.2.3 相位一致性准则第31-32页
    3.3 基于子空间投影法的盲恢复第32-33页
    3.4 基本谐波信号的盲分离流程第33-34页
    3.5 仿真实验及分析第34-38页
        3.5.1 混合矩阵估计第35-36页
        3.5.2 源信号恢复第36-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短样本旋转机械信号盲源分离问题第40-50页
    4.1 旋转机械信号盲分离第40页
    4.2 短样本问题第40-42页
    4.3 基于频谱校正的谐波提取技术第42-44页
        4.3.1 频谱校正第42-43页
        4.3.2 频率合并及有效成分判定第43-44页
        4.3.3 单源成分判别准则第44页
    4.4 源数估计与改进K-均值聚类法第44-45页
    4.5 源信号的恢复第45页
    4.6 仿真实验及分析第45-49页
    4.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欠定语音信号盲源分离问题第50-70页
    5.1 单源时频成分及盲识别第50页
    5.2 语音信号中的谐波结构第50-51页
    5.3 非理想时频工具及频谱校正第51-52页
        5.3.1 非理想时频工具的谱泄漏问题第51-52页
        5.3.2 短时傅立叶变换下的频谱校正第52页
    5.4 单源时频成分的判别第52-54页
        5.4.1 频率合并及有效成分判定第52-53页
        5.4.2 相位一致性准则的修正第53-54页
    5.5 基于数据密度峰的聚类法第54-55页
    5.6 基于子空间投影法的盲恢复第55-56页
    5.7 仿真实验及分析第56-68页
        5.7.1 单源模式筛选定性及定量分析第56-60页
        5.7.2 单源时频成分起源探究第60-62页
        5.7.3 对随机生成混合矩阵的鲁棒性第62-63页
        5.7.4 对噪声的鲁棒性第63-65页
        5.7.5 盲源分离整体性能第65-68页
    5.8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6章 总结及展望第70-72页
    6.1 总结第70-71页
    6.2 局限性分析及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度视频编码的比特分配及码率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wMPS的室内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