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选题研究现状梳理 | 第7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8-9页 |
第一章 潜意识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关系 | 第9-13页 |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非理性哲学基础 | 第9-10页 |
第二节 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学的基石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潜意识影响下的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潜意识理论在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的动因依据 | 第13-20页 |
第一节 童年经验的作用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自由联想的生成 | 第15页 |
第三节 人格结构的艺术升华 | 第15-17页 |
第四节 幻觉的世界 | 第17-18页 |
第五节 潜意识的释放途径——梦境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潜意识动因对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影响 | 第20-33页 |
第一节 潜意识动因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个性心理的影响 | 第20-24页 |
一、童年经验对艺术家个性心理的影响 | 第20-22页 |
二、人格结构对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影响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潜意识动因对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意识的影响 | 第24-33页 |
一、无意识的心理自动主义 | 第24-27页 |
二、幻觉在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的影响 | 第27-30页 |
(一)偏执狂批判法 | 第27-28页 |
(二)视错觉的利用 | 第28-30页 |
三、梦境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投射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潜意识动因对笔者艺术实践的影响 | 第33-38页 |
第一节 笔者经历及自我心境的表述 | 第33页 |
第二节 个人创作语言的提炼 | 第33-38页 |
一、创作意识的转变 | 第33-34页 |
二、个人艺术语言的提炼 | 第34-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