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一维TiO2和α-Fe2O3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3页
    1.1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技术简介第14-15页
    1.2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 太阳能光解水第16-22页
        1.3.1 装置(光电化学电池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第16-17页
        1.3.2 半导体光催化剂第17页
            1.3.2.1 光催化概述第17页
            1.3.2.2 光催化材料第17页
        1.3.3 太阳能光解水的基本原理第17-21页
            1.3.3.1 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的要求第17-18页
            1.3.3.2 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结构第18-19页
            1.3.3.3 常见半导体的带隙及能级第19-21页
            1.3.3.4 光催化基本原理第21页
        1.3.4 太阳能光解水的基本步骤第21-22页
    1.4 光解水半导体催化剂第22-42页
        1.4.1 光解水半导体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4.2 光解水半导体材料第23-42页
            1.4.2.1 二氧化钛简介第23-25页
            1.4.2.3 开发新型TiO_2的光催化剂第25-26页
            1.4.2.4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第26-28页
                1.4.2.4.1 液相沉淀法第26-27页
                1.4.2.4.2 溶胶-凝胶法第27页
                1.4.2.4.3 溶剂热法第27-28页
                1.4.2.4.4 醇盐水解法第28页
                1.4.2.4.5 气相法第28页
            1.4.2.5 二氧化钛的改性第28-36页
                1.4.2.5.1 复合半导体第29-30页
                1.4.2.5.2 离子掺杂第30-33页
                1.4.2.5.3 表面光敏化第33-34页
                1.4.2.5.4 贵金属沉积第34-35页
                1.4.2.5.5 表面超强酸修饰第35-36页
            1.4.2.6 α-Fe_2O_3简介第36-38页
                1.4.2.6.1 α-Fe_2O_3晶相及结构第36-37页
                1.4.2.6.2 α-Fe_2O_3半导体特性第37-38页
            1.4.2.7 α-Fe_2O_3的制备方法第38-39页
                1.4.2.7.1 水热法(hydrothermal)第38-39页
                1.4.2.7.2 阳极氧化(Anodic Oxidation)第39页
            1.4.2.8 α-Fe_2O_3光解水的优势与问题第39-40页
            1.4.2.9 提高α-Fe_2O_3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的方法第40-42页
                1.4.2.9.1 形貌控制第40-41页
                1.4.2.9.2 表面修饰第41页
                1.4.2.9.3 掺杂第41-42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以及意义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3页
第二章 P掺杂的锐钛矿TiO_2NWs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3-72页
    2.1 引言第53-54页
    2.2 实验部分第54-57页
        2.2.1 试剂仪器第54页
        2.2.2 仪器第54-55页
        2.2.3 表征分析手段第55页
        2.2.4 光催化剂的制备第55-57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7-69页
        2.3.1 SEM(扫描电镜)分析第57-59页
        2.3.2 XRD(X射线衍射)分析第59-60页
        2.3.3 光电流响应测试及分析第60-61页
        2.3.4 可见光电流响应测试及分析第61-62页
        2.3.5 EIS(电化学阻抗)以及莫特-肖特基曲线分析第62-64页
        2.3.6 UV-vis(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第64-65页
        2.3.7 UPS(紫外光电子能谱)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65-66页
        2.3.8 IPCE(光电转换效率)测试和分析第66-67页
        2.3.9 Voc decay(开路电压衰减)测试和分析第67-68页
        2.3.10 IMPS(强度调制光电流谱)的测试和分析第68-69页
        2.3.11 样品的稳定性测试第69页
    2.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第三章 P掺杂的金红石TiO_2NWs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2-93页
    3.1 引言第72-73页
    3.2 实验部分第73-75页
        3.2.1 试剂第73页
        3.2.2 仪器第73-74页
        3.2.3 表征分析手段第74页
        3.2.4 光催化剂的制备第74-7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5-87页
        3.3.1 SEM(扫描电镜)第75-77页
        3.3.2 XRD(X射线衍射)分析第77-78页
        3.3.3 样品光电化学测试实验第78-80页
        3.3.4 EIS(电化学阻抗)以及莫特-肖特基曲线分析第80-82页
        3.3.5 UV-vis(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第82-83页
        3.3.6 UPS(紫外光电子能谱)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83-84页
        3.3.7 IPCE(光电转换效率)测试和分析第84-85页
        3.3.8 样品的Voc decay和IMPS测试第85-87页
        3.3.9 样品的稳定性测试第87页
    3.4 本章小结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第四章 α-Fe_2O_3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3-107页
    4.1 引言第93页
    4.2 实验部分第93-95页
        4.2.1 试剂第93-94页
        4.2.2 仪器第94页
        4.2.3 表征分析手段第94页
        4.2.4 α-Fe_2O_3的制备第94-9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5-104页
        4.3.1 SEM(扫描电镜)分析第95-101页
        4.3.2 可见光电流响应测试及分析第101-104页
    4.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J建筑集团ERP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建设
下一篇:RAFT聚合一步制备基于功能离子液体响应性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