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发光器件论文

磷光d8/d10异核金属有机炔配合物设计及其电致发光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论文中主要的缩写及相应的名称第9-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36页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概述第10-14页
        1.1.1 OLED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1.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特点第12-14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原理第14-21页
        1.2.1 OLED器件的结构第14-15页
        1.2.2 OLED的发光机理第15-19页
        1.2.3 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第19-21页
    1.3 器件的制作方法第21-23页
        1.3.1 器件制作方法概述第21页
        1.3.2 旋涂法第21-23页
    1.4 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进展第23-33页
        1.4.1 单核金属配合物第23-29页
        1.4.2 多核金属配合物第29-33页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设计思想第33-36页
第二章 PtAg_2异三核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第36-57页
    2.1 研究背景第36-37页
    2.2 实验部分第37-44页
        2.2.1 原料与试剂第37页
        2.2.2 仪器测试第37-38页
        2.2.3 炔配体及前驱体的合成第38-40页
        2.2.4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第40-42页
        2.2.5 理论计算第42-43页
        2.2.6 样品溶液的配制及薄膜的制备第43页
        2.2.7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与性能测试第43-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55页
        2.3.1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表征第44-49页
        2.3.2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第49-51页
        2.3.3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理论计算结果第51-52页
        2.3.4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第52-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三章 PtAu_2吩噻嗪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第57-78页
    3.1 研究背景第57-58页
    3.2 实验部分第58-64页
        3.2.1 原料与试剂第58页
        3.2.2 仪器测试第58-59页
        3.2.3 炔配体及铂炔前驱体的合成第59-60页
        3.2.4 PtAu_2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第60-62页
        3.2.5 理论计算第62页
        3.2.6 样品溶液的配制及薄膜的制备第62-63页
        3.2.7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与性能测试第63-6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4-76页
        3.3.1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表征第64-67页
        3.3.2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第67-70页
        3.3.3 金属有机配合物HOMO/LUMO能级确定第70-71页
        3.3.4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理论计算结果第71-72页
        3.3.5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第72-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本论文工作总结第78页
    未来的工作设想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附录Ⅰ-配合物1-5的电喷雾质谱图第90-95页
致谢第95-96页
个人简历第9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亚微米工艺的PSP模型栅极隧穿电流效应自洽性修正
下一篇:三维光片上网络中容错机制设计与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