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婚育女性与家庭道德概述 | 第23-34页 |
2.1 家庭道德的内涵与价值解读 | 第23-27页 |
2.1.1 家庭及家庭道德的内涵 | 第23-25页 |
2.1.2 家庭道德的价值及现状 | 第25-27页 |
2.2 女性与婚育女性的内涵界定 | 第27-29页 |
2.2.1 女性及婚育女性的内涵特征 | 第28页 |
2.2.2 婚育女性与家庭道德的关系 | 第28-29页 |
2.3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阐述 | 第29-34页 |
2.3.1 以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观与妇女观为理论指导 | 第29-30页 |
2.3.2 以中华传统家庭伦理思想与女性观为理论基石 | 第30-31页 |
2.3.3 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家庭道德教育为理论借鉴 | 第31-32页 |
2.3.4 以女权主义理论以及社会性别研究为理论参考 | 第32-34页 |
第3章 婚育女性对家庭道德的正向影响 | 第34-43页 |
3.1 婚育女性之于家庭孝道德 | 第34-36页 |
3.1.1 敬爱父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孝文化 | 第34-35页 |
3.1.2 孝敬公婆,建立亲善和睦的公媳婆媳关系 | 第35-36页 |
3.2 婚育女性之于家庭婚姻道德 | 第36-39页 |
3.2.1 严于律己,培育忠贞宽厚的婚姻道德 | 第36-37页 |
3.2.2 由己及彼,促成幸福稳定的夫妻关系 | 第37-39页 |
3.3 婚育女性之于子女道德教育 | 第39-41页 |
3.3.1 独特优势,为子女的成长成才指引方向 | 第39-40页 |
3.3.2 潜移默化,培养子女良好道德与价值观 | 第40-41页 |
3.4 婚育女性之于亲友邻里关系 | 第41-43页 |
3.4.1 以诚待友,发挥女性魅力拉近亲友关系 | 第41页 |
3.4.2 与邻为乐,促进社会和谐弘扬仁美风气 | 第41-43页 |
第4章 婚育女性对家庭道德的正向影响受限 | 第43-55页 |
4.1 婚育女性对家庭道德的正向影响受到制约 | 第43-49页 |
4.1.1 教育方面,男女失衡依然存在 | 第43-44页 |
4.1.2 就业方面,性别歧视并未消除 | 第44-46页 |
4.1.3 家庭方面,地位差距司空见惯 | 第46-47页 |
4.1.4 婚姻方面,婚外恋情愈演愈烈 | 第47-48页 |
4.1.5 生活方面,家庭暴力时常显现 | 第48-49页 |
4.2 婚育女性正向影响发挥受限的原因 | 第49-55页 |
4.2.1 封建传统残留,总觉女子不如男 | 第49-51页 |
4.2.2 主体意识缺乏,女性思想未独立 | 第51-52页 |
4.2.3 舆论导向错位,对女性认识偏差 | 第52页 |
4.2.4 重角色冲突,女性发展遇困境 | 第52-53页 |
4.2.5 法律保障不足,相关法规不完善 | 第53-55页 |
第5章 提升婚育女性对家庭道德正向影响的对策 | 第55-71页 |
5.1 社会层面,为婚育女性长足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 第55-60页 |
5.1.1 转变观念,端正对婚育女性及其价值的认识 | 第55-56页 |
5.1.2 人文关怀,改善婚育女性的生存与成长环境 | 第56-57页 |
5.1.3 继续教育,提高婚育女性人文以及道德素质 | 第57-58页 |
5.1.4 公平就业,为婚育女性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 第58-59页 |
5.1.5 完善立法,保护女性权益促进婚育女性发展 | 第59-60页 |
5.2 学校层面,为婚育女性影响发挥奠定良好基础 | 第60-62页 |
5.2.1 加强道德教育,培育婚育女性优良品德 | 第60-61页 |
5.2.2 深化知识教育,提高婚育女性综合素质 | 第61-62页 |
5.2.3 创新女性教育,增强婚育女性自主意识 | 第62页 |
5.3 家庭层面,为婚育女性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环境 | 第62-65页 |
5.3.1 父母身体力行,树立良好榜样 | 第63页 |
5.3.2 注重家庭教育,培育道德素养 | 第63-64页 |
5.3.3 民主和睦家风,塑造独立人格 | 第64-65页 |
5.4 个体层面,努力完善自身以提升个人家庭美德 | 第65-71页 |
5.4.1 自尊自爱自信,善良独立坚强 | 第65-66页 |
5.4.2 孝敬父母公婆,尊老爱老养老 | 第66-67页 |
5.4.3 不乱情不乱性,维护婚姻权益 | 第67-68页 |
5.4.4 仁慈严格兼顾,智育辅以德育 | 第68-69页 |
5.4.5 持家待友有尺,常怀诚信仁心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
附录B “婚育女性对家庭道德的正向影响及其提升研究”调查问卷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