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2页 |
1.1 亚洲范围内的猪流感流行历史 | 第13-15页 |
1.1.1 古典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 第13-14页 |
1.1.2 H3N2亚型人源猪流感病毒 | 第14页 |
1.1.3 欧洲H3N2亚型重组猪流感病毒 | 第14页 |
1.1.4 欧洲禽源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 第14页 |
1.1.5 美国三源重组猪流感病毒 | 第14-15页 |
1.1.6 欧洲禽源猪流感病毒和三源重组猪流感病毒的重组毒株 | 第15页 |
1.1.7 类2009年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 第15页 |
1.1.8 禽源猪流感病毒 | 第15页 |
1.2 猪流感病毒概述 | 第15-18页 |
1.2.1 猪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5-16页 |
1.2.2 猪流感病毒的复制 | 第16-18页 |
1.3 PA-X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PA-X蛋白的发现 | 第18-19页 |
1.3.2 PA-X蛋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PB2-627位氨基酸位点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4.1 PB2-627位氨基酸位点的发现 | 第20页 |
1.4.2 PB2-627位氨基酸位点对猪流感病毒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PA-X的缺失对猪流感病毒复制和致病能力的影响 | 第22-37页 |
2.1 材料和试剂 | 第22-23页 |
2.1.1 质粒、菌株、病毒和细胞 | 第22-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2 方法 | 第23-30页 |
2.2.1 PA-X特有序列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鉴定 | 第23-24页 |
2.2.2 PA-X缺失毒株和G11野生毒株的拯救 | 第24-28页 |
2.2.3 PA-X缺失毒株和G11野生毒株的体外实验 | 第28-29页 |
2.2.4 PA-X缺失毒株和G11野生毒株的小鼠实验 | 第29-30页 |
2.3 结果 | 第30-36页 |
2.3.1 PA-X特有序列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鉴定结果 | 第30-33页 |
2.3.2 PA-X缺失毒株(FS)和G11野生毒株(G11)的拯救结果 | 第33-34页 |
2.3.3 PA-X缺失毒株(FS)和G11野生毒株(G11)的体外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2.3.4 PA-X缺失毒株(FS)和G11野生毒株(G11)的小鼠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PA-X恢复全长对猪流感病毒复制和致病能力的影响 | 第37-43页 |
3.1 材料和试剂 | 第38页 |
3.1.1 质粒、菌株、病毒和细胞 | 第38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3.2 方法 | 第38-39页 |
3.2.1 PA-X恢复全长毒株和G11野生毒株的拯救 | 第38页 |
3.2.2 PA-X恢复全长毒株和G11野生毒株的体外实验 | 第38-39页 |
3.2.3 PA-X恢复全长毒株和G11野生毒株的小鼠实验 | 第39页 |
3.3 结果 | 第39-42页 |
3.3.1 PA-X恢复全长毒株(699)和G11野生毒株(G11)的拯救结果 | 第39页 |
3.3.2 PA-X恢复全长毒株(699)和G11野生毒株(G11)的体外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3.3.3 PA-X恢复全长毒株(699)和G11野生毒株(G11)的小鼠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PB2-K627E对猪流感病毒复制及致病能力的影响 | 第43-58页 |
4.1 材料和试剂 | 第43-44页 |
4.1.1 质粒、菌株、病毒和细胞 | 第43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3-44页 |
4.2 方法 | 第44-48页 |
4.2.1 猪流感病毒PB2基因序列拼接及分析 | 第44页 |
4.2.2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构建 | 第44-45页 |
4.2.3 PB2-627K野生毒株和PB2-K627E突变株的拯救 | 第45-47页 |
4.2.4 野生株与突变株的体外实验 | 第47-48页 |
4.2.5 野生株与突变株的小鼠实验 | 第48页 |
4.3 结果 | 第48-57页 |
4.3.1 遗传演化分析结果 | 第48-50页 |
4.3.2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构建结果 | 第50-53页 |
4.3.3 PB2-627K野生毒株和PB2-K627E突变株的拯救结果 | 第53-54页 |
4.3.4 野生株(627-K)与突变株(627-E)的体外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4.3.5 野生株(627-K)与突变株(627-E)的小鼠实验结果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