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7页 |
1.1 热电材料概述 | 第18-22页 |
1.1.1 热电效应和开尔文关系式 | 第18-21页 |
1.1.2 热电材料的性能表征 | 第21-22页 |
1.2 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3 锰酸钙热电材料及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3.1 CaMnO_3热电材料结构 | 第23-24页 |
1.3.2 镧系元素掺杂锰酸钙热电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4.1 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25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27-36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7-29页 |
2.1.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7-28页 |
2.1.2 Kohn-Sham方程 | 第28-29页 |
2.1.3 交换关联能 | 第29页 |
2.2 玻尔兹曼输运理论及计算方法 | 第29-32页 |
2.2.1 玻尔兹曼输运理论 | 第29-31页 |
2.2.2 BoltzTraP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2.3 计算程序及其应用验证 | 第32-35页 |
2.3.1 VASP | 第32-34页 |
2.3.2 BoltzTraP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镧系元素A位掺杂Ca_(0.75)R_(0.25)MnO_3的热电性能 | 第36-45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计算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3.3.1 A位掺杂对材料几何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2 镧系元素掺杂对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3 镧系元素掺杂对Ca_(0.75)R_(0.25)MnO_3电热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掺杂诱导的Ca_(1-x)La_xMnO_3反铁磁相变及其热电性质 | 第45-58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计算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46-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7页 |
4.3.1 掺杂导致的相变行为 | 第47-50页 |
4.3.2 掺杂导致相变的物理机制 | 第50-52页 |
4.3.3 掺杂浓度变化导致导电机制的转变 | 第52-54页 |
4.3.4 掺杂浓度变化对电热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54-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镧系元素双掺杂对CaMnO_3电热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58-69页 |
5.1 引言 | 第58-59页 |
5.2 计算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59-6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8页 |
5.3.1 镧系元素单掺杂和双掺杂对CaMnO_3几何结构的影响 | 第60-62页 |
5.3.2 镧系元素单掺杂和双掺杂对CaMnO_3电子输运机制的影响 | 第62-65页 |
5.3.3 镧系元素单掺杂和双掺杂对CaMnO_3电热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65-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氧空位对CaMnO_3电热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69-79页 |
6.1 引言 | 第69页 |
6.2 计算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69-71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71-78页 |
6.3.1 具有氧空位的CaMnO_3的稳定性 | 第71-73页 |
6.3.2 CaMnO_(3-δ)中氧空位的临界值 | 第73-74页 |
6.3.3 氧空位对CaMnO_3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74-76页 |
6.3.4 氧空位对CaMnO_3电热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76-7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2页 |
7.1 总结 | 第79-80页 |
7.2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和奖励 | 第94-96页 |
英文论文 | 第96-10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