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5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可搜索加密基础 | 第17-35页 |
2.1 云计算与云存储模型 | 第17-18页 |
2.2 预备知识 | 第18-23页 |
2.2.1 哈希函数与哈希表 | 第18-19页 |
2.2.2 双线性对(Bilinear Pairing) | 第19页 |
2.2.3 困难假设 | 第19-20页 |
2.2.4 并行算法 | 第20-21页 |
2.2.5 可证明安全性 | 第21页 |
2.2.6 攻击模型 | 第21-23页 |
2.3 基于关键字的公钥可搜索加密(PEKS) | 第23-24页 |
2.3.1 公钥可搜索加密模型 | 第23页 |
2.3.2 基本步骤 | 第23-24页 |
2.3.3 PEKS的安全性分析 | 第24页 |
2.4 对称可搜索加密(SSE) | 第24-27页 |
2.4.1 对称可搜索加密模型 | 第24-25页 |
2.4.2 基本步骤 | 第25页 |
2.4.3 SSE的安全性分析 | 第25-27页 |
2.5 索引结构介绍 | 第27-31页 |
2.5.1 线性扫描方法 | 第27-28页 |
2.5.2 简单索引表 | 第28页 |
2.5.3 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 | 第28-29页 |
2.5.4 索引树 | 第29-31页 |
2.6 数据库可搜索加密 | 第31-33页 |
2.6.1 数据库可搜索加密模型 | 第31-32页 |
2.6.2 桶化方法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基于BSS树的多维数据可搜索加密方法 | 第35-55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预备知识 | 第35-40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35-36页 |
3.2.2 多维数据和范围查询 | 第36-37页 |
3.2.3 基础方案 | 第37页 |
3.2.4 坐标划分 | 第37-38页 |
3.2.5 安全性定义 | 第38-40页 |
3.3 具体方案 | 第40-49页 |
3.3.1 二进制序列搜索树(Binary Sequence Search, BSS) | 第40-45页 |
3.3.1.1 BSS树的构造 | 第40-42页 |
3.3.1.2 BSS树的查询与更新 | 第42-45页 |
3.3.2 详细方案 | 第45-48页 |
3.3.3 动态更新 | 第48-49页 |
3.4 安全性分析 | 第49-51页 |
3.5 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基于不可区分混淆的可验证多维数据可搜索加密方法 | 第55-68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预备知识 | 第55-58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55页 |
4.2.2 参数定义 | 第55-56页 |
4.2.3 基本方案 | 第56页 |
4.2.4 不可区分混淆 | 第56-57页 |
4.2.5 安全性定义 | 第57-58页 |
4.3 具体方案 | 第58-64页 |
4.3.1 支持验证功能的BSS树的构造 | 第58-59页 |
4.3.2 详细方案 | 第59-64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64-65页 |
4.5 性能分析 | 第65-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