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涵义与特征 | 第17-22页 |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 第17页 |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涵义 | 第17-19页 |
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特征 | 第19-20页 |
四、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来源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相关理论及评述 | 第22-26页 |
一、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二、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四、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及其管理现状分析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目标 | 第28-30页 |
一、损失发生前的目标 | 第28-29页 |
二、损失发生后的目标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一、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二、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40页 |
第一节 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思路 | 第33-34页 |
一、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3-34页 |
二、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 第34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39页 |
一、盈利能力指标 | 第35-36页 |
二、偿债能力指标 | 第36-37页 |
三、经营能力指标 | 第37页 |
四、成长能力指标 | 第37-38页 |
五、现金流量指标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实证分析 | 第40-51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 | 第40页 |
第二节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40-43页 |
一、因子分析 | 第40-42页 |
二、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步骤 | 第43-49页 |
一、因子分析 | 第43-47页 |
二、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 | 第47-49页 |
第四节 预警模型的评价 | 第49-50页 |
一、全面性 | 第49页 |
二、有效性 | 第49-50页 |
三、可操作性 | 第50页 |
四、定性和定量的预测相结合 | 第50页 |
五、先进性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 第51-55页 |
第一节 信用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51-52页 |
一、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 | 第51页 |
二、加强贷款业务的信贷审查 | 第51页 |
三、建立银行风险分散与对冲机制 | 第51-52页 |
第二节 经营性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52页 |
一、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 第52页 |
二、建立符合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营运机制 | 第52页 |
第三节 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52-53页 |
一、合理匹配资产和负债业务 | 第52-53页 |
二、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 | 第53页 |
第四节 资本充足性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53-54页 |
一、优化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 | 第53-54页 |
二、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